115、仙草冻
盛暑难耐,想起闽南官方消暑小吃,首当其冲的莫过于“石花冻”和“仙草冻”,如同哼哈二将,扼守着隆冬清冷天下的大门。
前几年我在厦大漳州校区上课时,发明门生把“烧仙草”捧为“门生街第一小吃”,也决然参合了出来,这才发明“烧仙草”实在就是台湾版的“仙草冻”,因而老夫在讲堂上有感而发:人入老境,我才明白要戴德大天然,“仙草冻”是大山的奉送,而“石花冻”是大海的赐赉,不但好吃,并且双双具有清热解毒的功力,妙不成言也……
自从家里有了冰箱,这两样天然固结的消暑小吃就垂垂淡出世活,有一次我到崇武半岛,见路边小店有“石花草”,因而童心未眠,兴高采烈买了一斤,成果七煮八煮,也加了白醋,可那汤水就是不固结,乃至放进冰箱保鲜,它汤水还是,让我好不悲伤,朋友思疑,那石花草已经熬过一遍了,是二次晾晒的草渣,令我欲哭无泪,这不但仅是因为是那戋戋一斤的石花草,你懂!
“仙草冻”的“仙”字应当是厥后贸易化需求,我们儿时直呼它“青草冻”,买来便宜的干草,像马料也像草药,更像路边无用的杂草,熬煮以后,一锅黑褐的汤汁,颠末“蚊帐布”一过滤,冷却以后汤水天然固结成半透明的豆腐体,“青草冻”就大功胜利。浇上红糖水、白糖水,风味绝佳,如果有蜂蜜,那门客的确就是“舌尖上的神仙”。
“石花冻”比“青草冻”更闽南,菜市场买来晒干的“石花草”有微微腥味,还可见脆小的贝壳,说是从礁石上抠下来的。“石花冻”的做法几近与“青草冻”一样,只是熬出的汤色不一罢了,石花汤色很低调,微黄淡淡,几近无色,可固结成冻却一点也不含混。
客岁我回了第二故里武平,发明昭信村家家户户都在晒草,本来全村都在种“仙草”,是来自广东的订单和种籽。此后吃“仙草冻”必定是没有题目的,只是担忧少了大青山的古早味,而“石花冻”就难说了……
上山下乡回城初期,我在厦大印刷厂打零工,就暗里主持过装订车间“青草冻”的炮制,有人恶作剧往半成品里增加了酱油,成果让我有了此生独一一次的酱油水“青草冻”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