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风兮云兮
桓温神采微愣,眯着眼睛瞥了一下刘浓,暗中亦知本身语重,如果谢珪不去,与礼法分歧,遂笑道:“知秋,桓温性野无状,尚望莫怪,莫恼,快去!”
开馆在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稍徐。
而后,再有四人并肩行来,刘浓识得此中之一,恰是谢裒。
而此时,门前百丈方园内,冠带飘缠尽是斯儒郎君,一个个皆是弱冠之龄,其间不时闻得有人相互遥遥作揖,朗声对言。
“阿叔,不知……”
车夫见自家小郎君顺利得入,长长舒出一口气,抹去脑门细汗,心道:尚好,总算将小郎君送来矣!如此,我亦可安然回返,禀报……
稍后,酒保将上百名郎君别离引至四所大院,其间摆着苇席、矮案、笔墨纸研。
甲士仓促一瞥,皆惊!
钟声九响,朱门大开,芸芸学子鱼贯而入。
刘浓则附之一笑,桓温看似卤莽实则不然,其虽不喜现下支流清谈辩玄,但剑走偏锋,反脱颖而出,给人以率真豁达之感。是以今后,其才气得庾氏之助,代替王敦掌控江东数十年。莫论英枭,皆需得遇风云,方能搅水!现在,庾文君嫁给了卫协,会稽太守庾琛已死,庾亮被控王敦军府不得出,庾氏已然划一被崩溃,桓温尚能靠谁……唉,不知不觉间,天下已变……
城东,便在面前。
褚裒头顶方冠,身披锦袍,脸上神情愉悦轻松,挥着宽袖踏廊而过,直直迈向院中,人尚未进月洞,声已飘入:“瞻箦,起否?”
褚裒奇道:“知秋,为何拜别?”
由然间,右手悄悄入怀,触手微软,那是半截雪纱……
闻得钟声,谢珪面色微变瞅了瞅火线,竟显些许涩然,半晌,方揖手道:“瞻箦、元子、季野,知秋先行告别!”
当下,十余老儒捧简而出,拆掉简线,将一枚枚竹简置于囊中,本来这些并非竹书,而是考题。
“瞻箦!”
南北共立,谈何轻易!王导终其平生,亦未能真正做到矣!
谢珪面红如坨,神情难堪万分,沉沉一个揖手:“知秋不去了,愿与诸君共进退!”
二人来得早,排在门前三十步内。
褚裒坐在矮案前边吃边赞,闻声木屐声,手里拈着一块翠珥糕,鼓着腮帮子,回顾笑道:“瞻箦,美食矣!比之鲈鱼亦未几让矣!”
“然也……”
四人默行于高台,肃立,
“罢了!”
这时,一辆富丽的牛车穿柳而出,背负初日疾缓行来,临至朱门百步外,“嘎吱”一声,顿住。
两个美婢掩嘴偷笑。
刘浓淡然回应,看着门前如许少年,心中莫名而生一种感情,恍觉回到了后代高考……
霎那间,天上、地下,尽是锵锵之音,连缀作城、恢宏成势,中有浩然之气,回荡于野。
“哦!”
辕上车夫看了一眼朱门,无法道:“小郎君,该……”
“唉!”
“咚!”
“早……”
刘璠背负双手,两眼虚眯,掠扫一眼斜下方,看亦未看周义,淡声道:“倒是个翩翩美郎君!汝且退下,至今而后,切莫再来见我!不然,便是吴兴周氏,又能如何?”心中却道:这刘浓,竟然如此性沉,竟由得蚊蝇乱跳……
桓温回眼一扫,骂道:“尽是些痴愚呆蠢之辈!整日里只知附弄虚言,无异于欺世盗名,能顶何用?我如果王处仲,十足拉去砍了!”
每念一句,台下上百郎君亦跟着咏诵。
“竟是射策!”
褚裒笑道:“此次开馆,彦道与无奕皆不会往,子泽也许亦不会至,稍后,不知可否见着元子与知秋!”
褚裒稍作打量,再昂首看了看天时,笑道:“尚得一会,待得钟声九响,便是开馆之时,当时方可直入招考!”
刘浓淡淡笑着,眼逐尖船分浪,心中微微畅然。红楼七友中,莫论袁耽尚是谢奕,亦或尚未失势的桓温,皆是弄潮风云之子,全部东晋便环绕他们而书。能得其为友,于宦途而言实有莫大帮忙。便是身侧之人褚裒,褚季野,如果乾坤非变,又何尝不是权倾天下之人!然,我心之所向,应在北矣……
褚裒出言悄制,经得两日熟谙,皆知桓温不喜清谈诗书,看人亦只论是否合眼,其他皆不顾。
“元子,慎言!”
刘浓已将一身箭袍换作宽衫,脚下踩着高齿木屐,将将出室,眼神悄悄一凝,随即洒但是笑。
守门甲士见其出示名牌,不敢怠慢,引其由另一侧高门而入。
谢珪瞅得一眼身先人群,叹道:“若无元子,定不能顺利而至矣!”
与此同时,一间宽洁的雅室内,二十来名上等世家后辈分落四座。其间泾渭清楚,隐然列作两派,一侧以谢、袁为首、一侧以王、萧为首,两方少年郎君互瞅相互,却甚少扳谈。
待得最后,谢裒肃言:“今方佳和,在列之君,皆为少年。少年者,修心修身于懵尔,弹冠不尽,浩音非绝,今方为续,理为代贤人而行道矣!修修之竹,拔拔之松,垄生于野,苗生于圃,在列之君,皆为此中尔!明经之策,束其所才,聚其所知,是为正道矣!”
桓温这厮身材雄浑,脸生七星不怒自威,将一名少年郎君撞得一歪,其浑然不顾,反而眼睛猛地一瞪,竟骇得那人发展三步,几乎一屁股着地。他却哈哈大笑,挥着宽袖,在人群中横冲直撞。
会稽学馆,成馆已有三年,为王谢袁萧所共建。神舟陆沉,北狼放肆,社稷虽延存立于江左,经仪却已然沦丧,便是诸般史记文籍亦跟着北晋轰倾,埋没于铁骑之下,炽燃于烈火当中。王导等有识之士,为使经史典仪得以持续,是以共建此馆。
往年皆是由谢裒等出上、中、下三类题,再经过老儒根据考生家世背景临时择题,或作文章,或行书帖,亦或择论而辩。如此一来,儒师面对自家与别家后辈,报酬便有所分歧!切莫小觊这择题,世家后辈习书总有公允善于,儒师只需在择题时略加变动,常常便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褚裒放眼扫过院中,苇席、矮案皆摆,左伯纸上笔迹将干不久,芥香浅积一层,面色更窘,渭然叹道:“昔日,祖逖祖豫州,闻鸡而起舞,瞻箦与之相较,亦未几让!”
少年郎君渭然长叹,瞅了瞅朱门白墙,点头晃脑的踏入此中。
“咚!”
周义恭身而退,待行至远处,回顾望向亭中,冷声道:“沛郡刘氏又如何,若非我周氏断得一支,岂会理你!可爱……”少倾,“呸”了一口,疾疾挥袖而下,混入人群中。
摆列于台下的上百少年郎君方才得见,这群老儒每人手中皆捧着一摞竹简。想来,应是贤人之书。
学馆甚是宏伟,与江南高雅气势迥然分歧,尽显北地厚重之意。两根庞大的白雕柱矗立于摆布,上书贤人之言。再往内探,石狮摆列两侧,朱红作门,浑白成墙,揽着内里风景不成辩,唯余尖顶翘飞檐。
迈至高台上,肃立。
“莫非,莫非王公真欲复〈国子〉、〈太学〉尔……”
月洞口,来福浓眉一皱,缓缓将剑一收,双手柱着剑柄,扭身转头,不屑的道:“褚郎君,我家小郎君已练剑一个时候矣!”
倏尔,中有一人踏出,环顾台下,朗朗作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阵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致柔,而动也刚……”
“吁!!!”
“唉!”
“元子!”
“射策?”
“瞻箦,季野!”桓温与谢珪大步踏来。
闻言,少年郎君嘴角一歪,眉梢快速一挑,两枚卧蚕浑似振翅欲飞,灵动极致;双手则一摊,回身笑道:“莫何如,不让进!”说着,回身欲走。
“寂静!”
世人皆避,恰作如水两分,四人敏捷汇合。
高门之侧,有亭居于斜坡,掩于竹柳丛中,甚小,只得数步方园。从下往上视,见柳不见亭;若俯视逐下,则可将门前抱眼尽揽。
河风微熏清冷,撩起月纱半展,褚裒一声轻唤,船尾梢公将颀长竹秆一点。
“然也!”
突地,有人踏进室中,环眼将四下一扫,眉头垂垂拧簇,仓促行至一名王氏后辈身侧,低问:“逸少呢?”
稍顿,目光缓缓漫过场内、雅室百子,朗声再道:“会稽学馆,八月逢八,开馆。考核,仿明经而行射策!”
“郎君,请进!”
辕上车夫技艺健旺且力猛,将青牛的脖子拉得半转,稳稳的定住牛车,而后将帘一挑,笑道:“小郎君,到了!”
一时候,台下,哄但是哗。
重剑斜斩,将一枚柳叶切作两半。
褚裒神采窘然,右手捏拳置于唇下,重重的放了一声嗓子。
“阵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竖日,凌晨,微雨后。
刘浓回身一剑,刺中院中竖木,震得竖木颤抖不休,而后缓缓回剑,持之于面前,眼观鼻、鼻观剑,导气入内海,渐渐一放,顺手挽了个剑花,反擒阔剑,侧身笑道:“季野,早!”
甲士道:“郎君何人?怎地现在方至!时候已过矣!”
那人将袖猛地一挥,挽在身后,疾疾踏出。
初意有三:一,存史、续礼、为东晋社稷正名立典;二,拔才,重续〈国子〉、〈太学〉;三,结合南北世家,共存于此,共御内奸。然,三年已逝,初志尽废,概其启事诸般各种,不成一言叙之。最大之因则在南北之壑深深森然,顾、陆、朱、张等虽无明言,但皆禁后辈前来。
“嘿!”
钟声再响,谢珪看向朱门,三响以内若再不往,族叔定知!只得无法的朝着三人深深揖手,而后排众而出,直直迈向朱门。
“稍待!”
桓温嘿嘿一笑,道:“本非同笼,何需……”
有人眼尖,瞥见远远的雅室当中,众位高门精英亦纵声诵念。
谈及他们,褚裒面呈欣但是感念,但心中虽慕却不妒。高门后辈出身便贵,眼羡不来,唯有善修本身,善行已意,方能有展翅遨游之日。何况,此次会稽一行,对于褚裒而言,已然实获很多,便是不能得退学馆,现在既成红楼七友之一,已是无憾。
“噗嗤!”
“哦!”
言罢,挥袖而退。
红日如漆盘,将将冒出半张脸,烟绕云燎的山阴城初初醒来,四野一片静澜,唯余夙起的林莺来往回旋。
八月初八,会稽学馆开馆。学馆位于城东,水庄则在城北。料来本日前去学馆者众,刘浓与褚裒便未乘牛车,而是在河边口招了一叶蓬船,水渡而往。
“妙哉!”
立足于门前,刘浓不由渭然怅叹。
钟声持续三响,十来名饱修诗书的老儒自远处成列徐来。大家面色沉凝,装束皆作分歧,青冠刚正、白纱儒袍。一遇风起,漫飘。
谢裒沉声作喝,眉间微微一皱,神情颇是不耐,待得四野归静,冷声道:“便是如此!若再有异意者,请出尔!”
待得众郎君落座后,则依刚才所发序号,缓缓上前支付箭囊。
便在此时,墙内传来一声雄浑钟响,压过遍野私语,直直荡向四周八方。
“嗯!!”
蓬船缓行于水,但见四周皆有世家后辈招船向东,辩其行装俱是前去会稽学馆。
“嗯。”
“元子,休得如此!”
而射策乃汉时拔擢任令之策,在行核之前,将统统考题书之以策,再存策于箭囊中。考核时,学子一一上前支付箭囊,依其题而答之。此举非常公允,到得西晋时,此项轨制另不足行。当然,亦并非一视同仁,国子、太学之题便是两类,概而言之,国子之题较易,太学之题较难。现在看来,雅室中的高门后辈,是以国子生待之;至于台下这些中等世家,则以太门生而言之。
“是,先生!”
桓温脸上七星齐齐一抖,大大咧咧的将手一挥,怪声道:“知秋乃是上等士族,自有他途可寻,岂会与你我共候于此!”
去岁,袁耽与谢奕乡核便已定为二品,按律得再经过吏部定级方能任职。但两人皆是顶级朱门后辈,吏部定级与他们实不相干。去岁司马睿便擢二报酬太子洗马,王导更是欲荐袁耽为司徒府参军,不想袁耽却宛拒其荐,意欲参军侍武。至于谢奕,其父谢裒成心教其至剡县做府君,熬炼一年半载……
“咚!”
褚裒瞅了瞅那些面色大变的世家后辈,附耳笑道:“瞻箦,如此亦好!起码,你我与在列诸君皆分歧尔!”
刘浓淡淡点头,微微而笑,牛车既踏出华亭而至会稽,莫论何种考核,皆势在必得!不然,难道有负长年苦读、饱修诗书!
“咚!咚!咚!”
粗粗一扫,几近百人,分两列候于门前。
“簌!”
帘中郎君身前有案,正提笔狂书,蓦地一笔飞撩,竟“貅”的一声透音而出。而后,将笔往车壁上一挂,双掌互一撩拍,稍作打量,笑道:“不错,不错。”
刘浓踏前一步,揖手道:“元子,你我红楼七友,理应相携相知,莫要如此!”随即再对谢珪笑道:“知秋,礼不成废,但去无妨!”
跳下车,慢悠悠摇至门前。
前帘尽挑,少年郎君踏出来,面如冠玉,眉若卧蚕,眼作星辉;身形颀长,昂昂近有七尺;头顶文冠,内着华而不丽白羽衫,外罩滴乌成墨青纱袍;缓缓斜眼打量朱门,缓缓裂嘴一笑。
车夫大急,上前三步,取出怀中枚铭牌一晃。
周义面色沉寒,指着人群中的美郎君,低声道:“先生,便是此子!”
“唰!”
“急甚!”
刘浓笑道:“岂勇于祖公相较!季野稍待半晌,待我换衫便往!”说着礼作阖首,踏入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