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庆中秋人月团圆
次日早上,因是中秋节休沐,林海也不去衙门,夙起就带着林珩到致远堂行朔望之礼。按理,林珩还未及冠是不能正式参与祭奠的,只他们家人少,便也不大讲究。进了祠堂,正厅设有神龛,中列鼻祖神主牌,其他的先人神主牌按左昭右穆的挨次摆列两旁,上头刻着第几世祖并正妻的谥号、生卒等。
林珩笑着安慰她:“论理,姐姐和芍云姐姐是最辛苦,既要奉侍我又要打理我屋里的事,偶尔精力不到,遗漏一两件事也没甚么。”碧溪只谦道:“是大爷谅解我们。这匣子是外头竺大爷送出去的。”一面去接九英手里的匣子,上前几步递到林珩手中,竟把九英撇在一旁。
忙打起帘子出去,温声道:“请大爷安。前几日外头送了个小匣子出去,倒叫我们给混忘了。今儿我打扫博古架刚好见到,就忙给大爷送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入V第二更,话说废柴作者感觉本身写得承平平了。
九英鼓掌道:“端的好玩。”林珩笑道:“另有更好玩的。这个还能够拿来做叫子吹,声音非常清脆。”此时芍云提着个青花菊纹摞叠式食盒出去,背面还跟着蔷薇。碧溪见了,委宛道:“大爷,也该摆饭了。”
碧溪迷惑道:“大爷要小银壶做甚么?”林珩悄悄一笑,道:“待会姐姐就晓得了。”林珩直起家来,把被子踢到一旁去,碧溪忙上来把被子收了。坐跪着把炕桌上的玛瑙盘子推到一旁去,把这水盂平放在炕桌上,蛙嘴正对着地下。
月台上焚着斗香,立着几只手臂粗的蜡烛,对着玉轮出来的方向设下月光位,供案上摆满了圆滚滚的果品、月饼,是取个团聚的意儿。西瓜被整齐切开,雕瓣成莲花的形状,煞是都雅。
这日,九英拿着块湿布在擦洗博古架上的玩物,眼角俄然瞥到一个紫檀雕花小匣子,俄然想起一件事。这不是月朔那日从外头送出去的么,因着那日人荒马乱,谁也没记起来。九英不免窃喜,将它拿到手中,擦了个亮光。
林母笑着赞成了她几句。手里摩挲着林珩说道:“这几日可把你闷坏了?趁着明日过节,叫上一班小戏,咱娘俩好生乐上一日。”林珩道:“家常看戏,可有甚么好戏文不成?”林母点了点他的额头道:“就晓得你们小人儿家耐不住听戏,也罢,不然就传一班耍百戏的来取乐。”贾敏点头称是,忙下去摒挡不提。
林珩点头,叮咛道:“把这水盂就放在博古架上。和阿谁嵌宝驼珊瑚银狮倒是相衬。”碧溪点头,亲身去安设这水盂,走到九英身边将她的身子一碰,九英便不由自主地跟着它出去了。蔷薇忙上来清算炕桌,把桌上的玛瑙果盆都撤了下去,芍云开了食盒,把里头的饭菜摆了出来。
林珩问道:“是谁送的?”九英烦恼道:“那日收东西的是碧溪姐姐。”碧溪适值出去,见到九英手里捧着的小匣子,神采快速一变,笑着对林珩赔罪道:“可都是我胡涂了,竟忘了这么件事,真是该打。”
碧溪笑道:“好逼真的一只青蛙,倒是我见地短浅了,竟不知竺大爷送了这么一只青蛙给大爷做甚么?”林珩起了兴趣道:“姐姐叫人去取把小银壶来,里头要装满水。”九英听了忙仓促下去。
话休烦絮,书要剪绝。工夫荏苒,不觉就到了八月十四日。这日午餐毕了,大师俱在林母房中闲话。一时,林母问道:“中秋节礼可都送了?”贾敏忙回道:“俱送四样各色月饼、鲜果六样。”林母点点头道:“这也还罢。可备下兔儿爷了不成?”贾敏心下暗道不好,嘴里却沉着应道:“已备下了。”
九英常有苦闷,常常老是宝珠将其劝下。“你好歹耐住些性子,学学上头姐姐们的行事,别如许毛手毛脚的,看着不像样。反正上头姐姐们到了年事总要出去,该有你的就有你的。”宝珠最是老成慎重,才有这般口气。
少顷,九英捧了把小银壶上来,林珩接过来,对着这青蛙背上的小孔注水下去。也不知这腹内装了甚么构造,不一会,一股细细的水流就从蛙嘴里喷了出来。
便是蔷薇虽领着跟她们一样领二等丫环的月钱,但她本是太太身边出来的人,常往太太那边走动,每回拿的犒赏都很很多。至于她们虽是大爷亲身挑上来的,平日里碧溪、芍云、蔷薇及四位嬷嬷将大爷围得密不通风,她们也凑不到跟前去。只好做些打水浇花、调饵喂鱼、烹茶、洗砚、洒扫卧房的轻省活儿,大爷的针线也只用她们做的香囊、履袜,其他的一概不叫她们上手。大爷夙来有费事喜静,竟不消很多人在跟前服侍。
紫香却最会觑空子现弄本身,已再大爷面前露了几次脸,二人很有些吵嘴。紫香讽刺她道:“你是会焚香还是会研磨?端庄的连好茶叶都没见过几种,就如许急剌剌地往前凑?想着递茶递水,也不看看你那模样,可够得上?”把九豪气得仰倒。
祭奠结束,林海牵着林珩出了祠堂,看着家人们关上大门,仍旧锁禁起来。便抱起林珩往“倚玉轩”中去了,前些日子他忙着写诰文,倒是把林珩的功课放一旁去了。本日刚好休沐,正可好好考核一番。
这几日林珩又被拘在床上静养,不准他下来走动。林珩无法,只得叫丫环去“倚玉轩”取几本闲书来打发光阴。九英见他颇沉寂,倒还耐得住,不由有些懊丧。大爷面前最有头脸的丫环是老太太给的碧溪、芍云,便是大爷,行动间也须得给他们三分尊敬,少不得得笑着称呼一声:“姐姐。”
林珩翻开匣盖一看,里头装着的是一只青瓷蛙水盂。不由笑道,此人还怕本身没法解闷么,竟送了这么一个风趣的玩意儿。再细细拿出来一看,釉色凝厚、光滑照人,竟是晋代的古物。
到了书房,林珩先老诚恳实地给了林海作个揖,才到他的位置上坐下。林海随便抽了一句“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林珩便流利地把下文“若困民之主”背诵了出来。因着旧时的教诲便是反复习,每日上新课之前,必然要抽查几日前乃至二旬日前的旧功课。林海略点了头,道:“还算谙练。”
再奉贡品上桌,平常这是由林母带着贾、秦二人经手的。旁人家里有的是子侄献帛、捧香、展拜垫、守焚池,现在倒是由林海一人都做了。林海望了林珩一眼,不免内里心伤。林家现在人丁残落,旁支堂族俱在姑苏,连个陪祭的人都无,真真是可悲可叹。小儿犹天真无知,还不到供桌高,更添了诸多悔怨。
林珩扫了一眼,挨挨挤挤地排满了两层架子。因这朔望之礼是常祭,场面较小,并不吹打。林海先到鼻祖案前献爵,再顺次到众位先人面前如仪奠酒。林珩则跟在他背面献酒、读祝。
到了晚餐时分,世人略吃了点端庄饭食,便坐着闲谈。林母笑着对贾敏说:“昨儿你娘家送来的月饼,倒是新奇款式,又叫个‘唐皇燕月’‘西施酥月’的名儿,味儿也好。”贾敏笑道:“传闻是一个新来的厨子做的,不过是吃个新奇意儿罢了。”见玉轮上来了,世人也不再闲话,往嘉荫堂前的月台去了。
上头放着几个兔儿爷,有捣药的小白兔形制的,有衣冠而张盖的,有甲胄而带纛旗的,有骑虎的,各式百般,五彩装点、非常精彩,皆是用泥土捏成的人形兔脸长耳模样。独林珩一人跪在拜垫上,拜了一拜。
趁着蔷薇去了大太太那儿,碧溪出去催饭、芍云出去端茶的空子,悄悄地溜到南次间。她掀起软帘一看,只林珩穿戴家常衣裳,一人懒懒地坐在窗下的炕上看书,身后叠着两个大红盘金靠枕,腿上搭着一床藕荷绫子小锦被。
待要跟他吵嚷,几位嬷嬷冷目睹了,喝道:“两位可温馨些吧!真觉得自个是甚么可贵的人儿?整日争得跟乌眼鸡似的,好歹都是大爷挑的,你们闹得不好了,丢的也是大爷的脸面。”两人皆被说得哑口无言,各自做事去了。
林珩看了一眼,拣了一碟玫瑰八仙糕、一碗火肉白菜汤出来,对芍云说道:“姐姐帮我送到老太太那儿去,就说我问‘老祖宗可用饭了?这两道菜我瞧着还好,也学着老爷一样贡献老太太一回。 等明儿我好了再去奉侍老祖宗用饭。’”芍云悄悄地记了下来,提着食盒径直出去了。蔷薇摆好碗箸,服侍着他用饭。
未几时,芍云喜笑容开地走了出去,笑着说道:“大爷给的好差使,叫我得了好大的脸。老太太那边正幸亏摆饭,听了我回的话,正乐得不可,正说要赏我,外头又说老爷送了两道菜出去,俱说赶巧了,合屋的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接着便要上书,林珩便拿起朱笔来,跟着林海读,碰到句中微微停顿的处所便用朱笔点上一点,读完整句,画个小圈。才刚教了一段,林母便派了小丫头来传话:“本日中秋,不必上学。”林海听了,只得说道:“你出来吧!”林珩行了一礼,便带着小丫头出来了。
等他拜完了,便能够燃烧月光纸了。这月光纸上头绘了一轮满面,上头画着一个趺坐莲花的神仙,便是月光遍照菩萨了。有一丈来大,做得藻彩精美、金碧缤纷。待焚了月光纸,按京中旧俗,便要将贡品都散给家人们吃了。众位媳妇丫头脸上俱是期盼和笑容,贾敏忙去安排着散果品。
蔷薇雀薄她:“畴前在老太太那边也不知见了多少好东西,现眼皮子如何如许浅。”芍云反唇道:“倒不是为了这一双银镯子,可贵的是老太太夸我‘聪明殷勤’,满府里的丫环媳妇,你见老太太赞过哪个?”林珩听着她们说话用饭,倒觉非常成心机。
地上铺着拜毯锦褥,林母盥手拈香拜毕,林海、秦氏、贾氏也跟着拜完了。中间的媳妇丫环把生果撤了下去,换上新的香瓜、哈密瓜、葡萄、石榴等生果和一盘自来白、自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