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洞玄指略》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第十八章:修真法略

若于心性修持,不能了了,则是静定不细,粗糙罢了,此等工夫,即有极限,此等极限,不过还丹,不能堪破更上一层,是故静定之境,不成轻也,所谓恍忽杳冥,皆静定境地也。

如有相可得,非是无始道,

前次说血气循血脉而周流,人有血管,周流之事,不难信知,而人骨骼,各自为体,精元之气,却能周流安闲,至于诱人,难以信知,如是当思念诸山脉走势,山脉虽各有其峰,而其气势趋势,乃为一体,人之骨骼,亦复如是,骨节相连,气味相通,血液从肉透入骨髓,因而骨髓,哺育其血,而精元修炼精炼,亦能透入骨髓,循髓道节节递进,如是风行。

若心德卑鄙,身贵而心贱,

此岸不成见,登船要舍船。

炼形化元精,元精上天梯,

天癸未出,十四岁前,其精何所运转哉?盖因人身,百脉之阳,在乎督脉,督脉真髓,在乎脊柱,此为天柱,通天彻地,把握人身六合气运。

固然有的民气趣五欲,但只要他还同时有向道知见,非论正邪,都是敬爱之人,固然有正道伤害世人很广很深,但他们归正以后,为当世众生所做的也会更多更广,他们今后将要成为至圣,福泽万世,悠远流长。

常念古圣德,被褐而怀玉,

颂:

至心缘是偶然,故意便是假心,

心性若无德,凡不入圣,

答:汝何曾见浑沌?浑沌是无始终否?汝何曾知见无始终?

大家各有爱,莫相互斗爱,

纵使很多人都在传正道,也是值得欢畅的,即使无数人走入了正道,但起码他们有了对道的认知,待他们情愿改正时,转眼之间就归正宗,只要有人向道,哪怕他已经堕入魔子境地,只要他有改正之心,都有归入正宗的期间。

因何此时精元不从生户而走,反向后冲撞命门?皆因静修身心时,养得平和心性,以此中和而淫性自消,因而小药乃纯,若心性不纯,小药精元亦不纯,得之而精元受染,心反不静,此时须纯心静定而以平和之气中和之,若善调运者,斯须即净化而纯。

血气循血肉头绪而运转,乃心神内敛,精气内蕴,气血渐纯,是故自感有气味流转,或温或热或凉,此皆因本身血肉气性之所窜改,非精气有诸触因,最后血气从腹底而行,循督脉当中血脉为路,从皮下血脉中循行任督,渐次循行而通达周身,浑身气血,较之当初,略为纯洁,此时之人,自发精力利落过于畴前。

若欲善调身心而行精进,当须心想,常念于道,无有废失,于本身行,饮食起居,随有节而便宜,修之身,莫伤于身,养其精,莫损于精,育其神,莫耗其神,心志埋头,莫二趣行,如有偷心,便是损德,德之损缺,不入圣流,虽得圣法,不得圣心,于凡界然,于圣界堕暗。

何为后天?何为天赋?古往以来,男女之身,十四岁前,天癸不来,男女身心,不知淫事,亦无雌雄相合之知识,如是纯粹,名为天赋,十四岁后,天癸生,身根淫动,心中萌发乱情浊欲,此名后天。

如是略说修真工夫次第,说此动手之法,非以此法为重,盖以此法为途修炼入道,若至于悟道,当须舍法,若此法修尽,当视之为糟粕,不成恋之,时年丙申四月初四记之。

静坐安止,涵养精力,于血肉精气神,有三层修为,于自情意境,亦有三层,共同血肉精力修为,于此血肉精力,三层当中,各有三关。

若身心修为具足者,能善用火候,则灵蛇不燥,灵魂俱安,因而吵嘴乃现,心便得悟,始聪明,垂垂聪明,至于身心,亦能健忘,豁然统统于静定中,识神归元神,元神融识神,民气归元,乃名元心,顿时灵明,六合一新。

此岸不成得,得法亦舍法。

颂:

无有亏欠,便是修真。

玉液炼形,天然之事也,洗练血肉骨髓,脏腑精元,亦要洗练,五脏当中,各藏其神,肺藏七魄,肝藏三魂,灵魂二气,一白一青,白有七性,青有三性,白魄各有性,以性而为名,青魂亦有性,各个有其名。

当此之时,乃为第一层三关美满,后当深行,另有未尽,于此时乃渐知温馨之妙,因而随静而行,认识亦静,无多思虑,俄然生出电光之明,便是一阳呈现,今后今后乃名炼形化精之功,汇集此精元而归腹内哺育,即名采药,此精元为多么?一团和蔼是也,至于其味如何,诚恳修者,天然会明。

问:究竟甚么是:德、业、福、障?如何得?如何解?如何预先得、预先解?

真道空空,无统统着而容统统,若只宣道义,虽含万法,而迷昧者不见,汝等常爱此血肉身命,以此为我,珍惜长生,本日乃说修真法略:

灵丹成已,则应养丹,养炼沐浴,玉液炼形而至于五气归元,攒簇五行而化阴阳,阴阳和合而反一元,此名归元工夫,但是此一元不能留住,反化于身,不养一阳,虽能延年,不得脱。

说于诸船相,非说于此岸,

至于厥后,人间心重,浊意常生,劣心常动,是故常生浊欲,生户震惊,身动心淫,因而爱欲萌发,如是欲染悠长,渐成习性,淫性乃成,至于平生,淫不能断,十四岁时,尾闾之关,天命封闭,而精气生,亦常打动,冲之不动,则动淫性,淫精生,从生户走,因而生门封闭而死路开放。

颂:

颂:

若于黑夜,亦无星月,世人虽高兴门,而不见光,如此之世,名为暗世,无有正法,能够明,是故众生,不见光亮,是故世人,于有日月时,当勤奋于修,然日月恒行,众修学者,若欲勤奋精进,亦该适时而有节,当有善调之法而行精进,若不善调而勤奋,反害于身。

诚笃做人,刻薄做事,

自此以往,养胎之事,但须养神罢了,至于奥妙,真空炼形,非常人所能考虑,而此修法,亦非身外身之修法,无有身外之身,亦无婴儿,亦无婴儿之神通,不有诸外灵异,只要道心道性罢了,若欲修者,当用心于此,莫乱学他。

天癸浊精,所来之流派,生而具有,十四岁时,天命所至,生门即闭,从生而趣于死地也,因而浊精从生人之户流出,渐趣死道,离长生矣。

此一阳日日耗损,日耗一丝,为人常日所用之精气神也,至于老年,元阳耗尽,魂飞而魄散,命则休矣,盖因灵魂亦一缕精气罢了,皆要以此一阳为生命之根,所成心志精气,皆今后而出,若无此一阳在,玉京上帝则走,不居此身也,一阳在肾间,肾精近此,故肾精为人身养命之精,其性属水,处最下方,哺育浑身统统精元。

是故,心性修持到处,七魄各个自明,三魂亦各个恭敬,若汝失德,灵魂十人,即来怨骂,当常忸捏,常自检验,灵魂之臣,乃恕于汝,臣为君之师,君当敬臣而修学,君自有为而臣能有为,臣为之而君无所为,君不为事而天下事皆办,此乃德行之使然也。

如是第二层工夫名为炼精化气,所化者,精气也,比之元精,略加精炼,名为元气,亦是精气也,此元气善能养神,是故自成一性,名为元气。

自说此岸者,岂见于此岸,

答:所谓德者,平心便是,所谓福者,利乐便是,所谓障者,停滞便是,所谓业者,统统皆是,自第一世以来,业已成身,还化此心,无始无终,是大业乡,天然之业、清净之业、善业、恶业、非善恶之业,诸有统统行、统统身、统统心、无不是业。

盖因民气分歧天心故,若民气已合天心,虽上帝无令,而汝天关自开,天路自通,不须别人指导,汝自能行,天真之人,天关不闭,损德之人,天关不开,是常理也,修真者当常思惟,莫失此念。

是故当省自心,心不温和,身内灵蛇,则是毒蛇,此蛇不害别人,专害本身,若汝心中浑厚之性不有,则汝灵龟不能弄蛇,龟分歧蛇,非是玄武,此功则不能成。

自欺欺人者以少所得,自发得大,以此为按照,争斗篡夺,逞能炫卖,耀自华彩,觉得高上,得意其乐,好为人师,或爱名胜财,或爱名胜命,又懒又恶,自损损人,随其行者,皆归恶趣。

静虑以安身,血气周流纯,

颂:

如是还丹者,必能善调火候,何谓火候,乃心神识意也,于此等工夫,应能善知自情认识中深浅轻重之识心念想,若不能知,则不能美意图念,则是盲修,若不自知认识境地中深浅之认识,必不能生神意,必不得灵明,必不知休咎,必不悟奥妙,必有各种劣根心性在,如是持修,非善道也。

各自有爱憎,莫扰人爱憎。

如上所说,精气修为纯洁,至于能养谷神,则精气融会一元谷神而名神情,此神情又于深定中和合元心,因而灵明性萌,名为灵丹,此灵丹即奥妙身心也,四灵拱卫者,即此,如有此等修为,即名筑基初成,已入道途,自此之前,乃为凡夫工夫。

若无相可寻,亦非人间法。

第一层到此乃为正入,是为得法,而后更当静修静养,不成一日懒惰,恐退转也,小药渐足,元精自蕴,名为大药,一团精元,能爽身心,精元具足天然向后冲撞尾闾第一门关。

腹内实有一窍,此窍奥妙,在两肾正中虚容以内,精气之乡,极其深幽,其间有一点天赋元阳,用此元阳能够掌控阴阳,能够提掣六合,此一阳乃为通天之本也,亦为此肉身之命元也。

前次所说第二层工夫,撞开尾闾,从脊柱节节爬升至于脑府泥丸,从神府降落重楼,直入心宫,心肺二气,合降下田腹内,名为上天梯而还丹,神府化入迷水,太重楼名为玉液流珠,此乃精元凝练而返还丹田也,盖是以玉液底子乃从下田产出,今从髓脉而行,复还归此,故名还丹。

还丹复炼形,五气归一元,

如是当知,仁厚而有力,有慈而英勇,能文亦能武,乃为大丈夫。

脑颅玉京,神之府也,上帝之所居住,后天浊精意精,不能入玉京,因而玉京第一玉枕关先闭,不教浊入,乃至后天渐成,身心初定,第二关夹脊乃闭,不教尘恶相扰也。

如是说初修至于结胎三层工夫境地,于其三层工夫,亦有三层表情,若静定得法,必现其表情,若德行纯,必得悟真,若不悟真,当反求于己,宜自问有何损德之事,若无损德之事,天必佑之。

比方门窗,若门窗紧闭,虽是白日,室内无光,如有诸人,心门自开,而圣日月,光亮自入,非日月有私,人无私行也,私行不私,亦同日月。

修为到此,于认识境地,当有二种静定别离,当能善察自情认识之轻重,自情意念动静,亦当了了,若非如此,即心修不到,不入正流,当细心修静定,于自心性,当善了了,如是乃能够自运火候,如反掌之事,无有忧患也。

元心破虚妄,精力化灵胎,

人间修行法,比方夜中星,

人间统统病,底子在缺德,

答:炽热之性,是浊火也,盖因仁性不达,脾气反面故,若心性常中和,潜意性中不留遗余,此火生,虽动而不燥,半刻之间,天然化入浑身。

逆修之法,初即寂静,收听返视,先从形体之血气起修,何故故?因气血乃为精元之所生,气血不纯,则精气不生,是故先纯气血,后生元精,初修虽不能自测腹内构造,然其理实存,是故从腹而起,气血精力,乃为会聚,此乃粗糙精气,非精华也。

如有负心,灵魂则怒,若以假心修法,不能转假成真,灵魂不得循分,于自心中,便觉有失而不察其所失,虽欲明见而实不见,平生当中,工夫至此,不得进也,是故忸捏自省,常思己过,善改过失,如是乃能使灵魂认识诸臣爱护,诸臣敬爱,君有为而天下安,汝不修德,不思自罪,反欲登天,恐诸天神禁止,上帝不允,三关不开,汝虽有通天本领亦不能登天。

灵丹元心,哺育谙练,五气美满精纯,心开意解而明悟然,则六合复归于朴实,精气神精炼满足,元表情地破虚妄而明真意,则身心和合,顿归至心,返于璞性。

以诸船登岸,舍船即名得,

比方渊静,虽有九种,而于凡夫工夫,只得一二,若不得此静定明细,则不入第三层工夫,一世不知凡之境,不测凡夫与修行人二种身心不同,是故修行至于还丹,亦为凡夫工夫,尚不灵明,缺智少慧,不名筑基完成,另有一步,需求踏入。

当因而时,灵心精力,凝练和合,五行之精、阴阳之气、一元之神,三者和合,产出新物,此物从有而归虚无,从虚无而产出,是故名为虚无灵胎,亦名道胎。

以诸法为船,达到于此岸,

问:打坐或常日应物接事时,忽而小腹炽热非常,此时顿感浊欲大起,不知此时该如何化欲归静?

人从母胎,所得一点元阳,十四岁前,光彩散,化成此身,身中精力,乃至认识,亦得生也,如有生而聪明者,心神纯洁,虽过十四,而身心不衰,不掉队天境地,乃能长现少年身心,于其聪明,凡人不及,至于凡人,十四岁后,身心初成,天癸已来,能够生人,盖因后天浊欲,丧损精力,爱恨愈深,浊劣愈重。

答:偷心有三,一者自欺,二者欺人,三者自欺欺人,自欺者不求精进,于懒惰慵懒,长用其心,以少为多,以小为大,以卑贱为高贵,欺人者贪求名欲功利,爱好争上,于高大名号,专好求取,巧行机心,勾心斗角,以胜报酬乐,盗取劣欲,浊染身心。

喜暗者厌日,喜明者乐月,

自此以往,民气便能拜见天心,玉液还丹而洗练身心精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合吉祥,拱卫宝珠,多么为宝珠?盖汝心神和合之灵明便是宝珠。

以心为业,以业为心,心中生德,业化德相,随德化行,乃有善恶,因而福业障业随生,其底子处,便是心动,若心尚无,则无人间,无始无终,何有生灭?第一世未有,何来循环?

此法无有作为,所谓一阳现则现,精元生则生,亦不动心,不动于念,但持正定之意,其药自归腹内,天然收得,不采而自归,不必造作,别外丹法中或有采炼之法,于此处,不须如那般行动,若学他法,莫同时修此法,恐皆不得,反害于身。

德行若美满,身心皆无病。

一个邪人,所做更加险恶,所做浊劣越多,彼至将来,心趣正宗,必无上大心,必救人间无量众生离开极恶境地,同归无上大道,以是不需求架空正道世人,是故,欲学正道者,当修涵容心,莫堕争斗乡,恐坠存亡窟,一世争斗,百世难止,展转相报,名为循环,是故当知,灭邪亦是杀,心无有生,何有死杀?若心净已,必无杀心。

人之呼吸,其名为风,毛孔骨骼,亦有呼吸,是故交身表里,皆有风道,如是风道,名为气之脉也,人身表里,气亦周流,如血在筋,循行不殆。

若能够言说,乃是说诸船,

颂:

修行人活活着上不轻易,不修行的人活得也不轻易,正道传的不轻易,正道传的也不轻易,明白人不轻易,胡涂人也不轻易,大师都不轻易,不要等闲把别人逼入死地,应罢休时须罢休,放别人一条活路,不要断了大师的活路。

问:偷心有几层含义?

问:重归于浑沌吗?

但将冒充撤除,此心便名至心。

常念常哀号,苦乐同味之。

人之浊精,从生户流走,而人或感,腿上精元抽流而走,此腿上精元,乃肾精流遍所充,生户流溢,肾精则下贱而去,元阳自散,弥补肾精,日日耗损,则人老,若欲过分,元阳弥补不及,则人顿失朝气而死,此即凡夫入死之行动也。

修仙之人,逆修精气化散之规法,浊精生时,化去淫性,或心德充备,直生元精,使精元从命门而走,撞开三关而入玉京脑府,重开天赋之门,再登天赋之路,因而名为还精补脑,亦名为上天梯而玉液还丹,此即修士返命长生之行动也。

是故贤人,为腹不为目,实其腹而虚其心,以养天赋纯洁之性也,此乃真修性者,修得此性,其命必成,不修此性,命必夭丧。

地户会阴,天门百会,此乃六合二窍,前面熟户,后有命门,此存亡二窍,尾闾之骨,有二孔,乃为上脑颅玉京第一门关,十四岁前,天癸精华,因地户之阳而行入尾闾,过天柱三关而入玉京,此乃人之十四岁血肉骨骼乃至精力认识生长之底子也。

若未登船者,何谈于此岸,

颂:

道本无爱憎,至圣者亦无爱憎,而修圣者,必易得圣法,非诸圣有爱憎,修圣者有深浅罢了,世人若自心开解,必得明悟圣道,若心不开解,虽死力学习,不得亦不悟,非圣道有私,众修学者有私也。

若汝曾见,若汝知见,则不此问,若汝不见,而此说,则是心取法相,觉得有浑沌法可得,有浑沌相可寻,是先入为主,自障心门。

安止血肉之身,骨肉安住,气血乃归平顺,于意安然处,气血乃从后天死地而归天赋生地,如是名为长生,心神归身内,收听返视,名为内视,长生以内视,名为长生久视。

比方有至圣布道人间,众修学者,同窗一堂,而至圣为此中某或人多言多教,于某或人鲜有身教,非至圣有偏私,其修学者自心开解,得见圣心故,圣言乃为之传播。

三关又三关,三层各三关,

既已化入人间,即有第一世,既已有存亡,即有循环身,既有轮转,心非不动,而此循环身心,非是无始毕生心,是故当修汝轮转之心归合无始终之心,如是则名修心,亦名修真,亦名修道。

颂:

关关相递进,层层皆美满,

人间修法,当寻法相而修,而所得处,乃无相也,何为无相,心想不及,乃名不成思议,不成思议处,即无始终处,即法灭尽处,若法相尚不得寻入,如何舍法归没法?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