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元辅》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第347章 靠山吃山(下)

但高务实没搞清楚很关头的一点,就是许昌铁矿的详细位置——它位于后代许昌市建安区苏桥镇,此处在大明隆庆年间属于长葛县(新郑和许昌的中间位置),离新郑实在只要三十五千米——也就是七十里路。

高务实略微思考,便点头承认了,然后又想了想,道:“我带了两具制造蜂窝煤的打煤机样品,明天我们弄点煤,我先让人试制一些蜂窝煤给娘亲看看结果,然后我们再商讨一下采煤合分歧算。”

张氏笑着点了点头,又道:“另有,你刚才说许县铁矿离得远了些,这个为娘倒是不太清楚,但为娘记得你五伯前次提到过,他在家里试制火器所用的铁,就是从许县来的,你明天既然要去县城拜访他,无妨在他那儿问问,看看许县的铁是本身挖坑炼的,还是从别处运来的,如果是本身挖坑,你能够问一下是在那边挖的,然后再算算路程,庶几能够再做定论。”

高务实大喜:“那可就太好了,只要能拿下开封府这个市场,这棋就算活了。”

这两个矿有几个上风:第一就是离新郑县极近,都在新郑县城以西二十里摆布,肩并肩手牵手的挨在一块,区位上风较着。

高务实不希冀甚么300万吨,他没那么好的设备,但哪怕降落到后代的百分之一,也有三万吨煤了……这但是在明朝,三万吨就不是小数量啦。如果再加上王行庄,两矿一起年产五万吨煤,那必定不在话下。

要晓得在大明这个期间开矿,有矿不是关头,关头是你开了矿还得运得走,如果运输困难,除非是金矿银矿,或者再不济也得是个铜矿,那才不会亏本。如果跑到深山老林里去挖煤,一准能把内裤都亏掉。

高务实深知本身只是个理科生,对于铁、煤之类,满是靠在县委事情时的一些打仗才有所体味,让他把大明的炼钢技术稍稍进步一下,达到不必用柴炭炼钢,他还能勉为其难试一试,可要再先进一些,乃至能牛逼到去玩铁路,那可就太难堪他了。

他把这个构思说给张氏,张氏听了以后,思考了一会儿,有些游移地问道:“阿谁蜂窝煤,在新郑能卖多少?我晓得你是想造福乡梓,可这类事总要量力而行,可别挖了石炭没处所卖,那可幸亏很。”

他左思右想,决定还是先把新郑的煤矿开起来,就算不能炼钢,卖蜂窝煤也能够给故乡创收——这个年代的人,其乡土看法极深,一个官员如果不想体例给故乡造福,乃至有能够挨骂。

这实在是一个完整能够接管的间隔,可惜高务实不晓得。

随便举两个例子:高务实的五伯从都督府致仕回新郑以后,上疏朝廷在新郑境内设置了郭店马驿,以便利新郑人出行,为此他还主动带头出资、集资,成果仅高家五房(四房绝嗣,不算在内)的结合出资就占了处所出资的一半;郭朴致仕回到安阳以后,因为他是个标准的穷官,没法在经济上照顾故乡,因而就参与编写安阳县志等,也算是为故乡出了一把力。

新郑当然不缺煤,这处所是后代郑煤个人的首要产区之一,如何能够缺煤?从郑州往南,过新郑、许昌直到平顶山,这一线一起往西,直到洛阳的偌大地区,满是煤矿漫衍区,如果再加上洛阳西面的义马矿区,全部豫西的矿区就包圆了。

以是在河南这类本地地区进步运输效能这类事,高务实自问是无能为力的。

第二个上风是矿大。有多大呢?先不说王行庄煤矿了,就说赵家寨煤矿,后代的探明储量是4.7亿吨,开采才气是300万吨每年,乃是河南最大的煤田。

张氏笑了笑:“家里就有煤球,不消明天了,一会儿得空就叫几个下人来试一试,如果真像你说的那么好,我们也是能够卖去开封府的——你能够不晓得,开封本身不产煤,它那儿的煤都是从郑州或者杞县运畴昔的,这两地到开封,不比重新郑到开封近多少,顶多近个十几二十里路,无关紧急。”

但是题目在于许昌不但有铁矿,它本身也有煤矿,并且产量一样不低。如果要在许昌炼钢,那底子无需重新郑运煤,直接在本地就能搞定。如许的话,重新郑运煤去许昌炼钢,或者从许昌运铁矿石来新郑炼钢,以大明这个期间的运输效力来讲,美满是脑筋有坑的行动。

高务实摇了点头:“我还没考查过这一点,不过按照史载,前宋期间开封府就已经以烧煤为主了,现在也有很多,而我这蜂窝煤的燃烧效力比烧煤球高很多,本钱却更低,如果我们能卖到开封府,那必定就不愁销路。倘若卖到开封府有点难,也能够先卖新郑以及周边诸州县,我感觉亏蚀应当不至于……实在不可,光我们高家每年,把烧炭改成烧煤,也能耗损很多。”

本来放眼全部河南,铁矿就不是主力资本,离新郑比来且在大明当前的技术前提下多少有点开辟代价的铁矿,在高务实的印象当中,大抵是许昌铁矿。

如果高务实有兴趣在新郑周边大力开辟的话,足以构成他除了京师煤矿(包含开平和京西两部分)以外的第二个煤炭出产基地。

当然,高务实底子不需求这么多煤矿,他既没有这么强的开采才气,也没有这么强的消化才气,他只需求在新郑开两个矿就够了——大抵就是后代新郑市的赵家寨煤矿和王行庄煤矿。

咦,娘亲你不愧是历代贸易世家出身的,这话有点事理啊。

以是高务实宁肯临时放弃在河南炼钢也要开采新郑煤矿,主如果从为故乡造福来考虑——起码煤矿建立以后,很多人能够去打零工、卖些米面、果蔬或者其他小物件给矿上的工人,用后代的话来讲,这叫做动员本地经济良性生长。

第三个上风是有焦煤。中国煤炭虽多,但此中能够炼焦的部分,比例却不太高,以是能产出炼焦煤能够算是一个上风。

张氏不觉得然地摆手道:“做买卖哪能只图个保本?你当是开善堂呢?不管你有多大的产业,如果一项买卖不赢利,迟早会干不下去,如许的话,那还不如一开端就别做。”

但详细到新郑,却有点难堪,因为新郑只要煤,而没有值得开辟的铁矿,起码高务实不记得新郑有甚么值得一提的铁矿。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