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投诚(二)
冯少君想要的,明显毫不是戋戋金银。
这银票,皆是一千两的数额。手中这一摞,少说也有五十张。
这才是易容术的精华。
胡天技艺不弱,也会易容术。胡娘子比兄长更胜一筹。
可这个少女,恰好能找进红妆阁,熟谙密探之间的切口。
本日这一见之下,亲目睹到冯少君如“变脸”普通的易容绝技,顿时见猎心喜,生出爱才之心。
“我一个弱女子,想为父报仇,唯有向燕王殿下投诚,借助燕王殿下之力,报仇雪耻。”
江南一地的燕王密探,共有三十余个,漫衍各官衙内宅。向来没有甚么崔女人!
公然是化名。
胡娘子本来也想插手燕王麾下,在兄长非命后,才撤销动机,投身崔家做了护院。
“胡娘子从兄好处学了手势切口,晓得了红妆阁和杨公公,然后将这统统都奉告我这个弟子。”
短短半晌,竟连他的声音也仿照得分毫不差。
“回杨公公,”冯少君浅笑着迎上杨公公省视的目光:“崔是我娘的姓氏。实在,我姓冯,闺名少君。”
内侍没有子孙根,无儿无女无牵挂,大多贪财。
竟变成了杨公公的声音!
能让胡娘子传授独门绝艺,崔家必定没少花银子。
旬日前,于二娘传动静至他手中,说有这么一名崔女人。
于二娘坐镇红妆阁,卖力动静通报,并暗中制作迷药毒药,用于刺杀暗害。
冯少君微微一笑:“胡娘子。”
当年,杨公公想将兄妹两个一并网罗进燕王麾下。可惜,胡天身份败露非命,连尸都城没能收回来。胡娘子悲伤之下,远走高飞。
胡娘子大抵也没想到,有朝一日,冯少君真的靠这一套手势切口,投进了燕王麾下,成了密探。
杨公公目亮光了一亮:“你还能扮成谁?”
“你到底是甚么身份来源?为何晓得这一套手势切口?如何会找到红妆阁来?”
教诲冯少君易容术,又拿了万两银子。
“曹家是太后母族天子娘家,在朝中权势庞大,宫中有曹太后曹贵妃撑腰,另有汉王殿下为倚仗。”
冯少君毫不游移地答道:“我在娘家住了六年,随胡娘子学了易容术。胡娘子的兄长胡天,曾做过燕王密探。可惜身份败露,被灭了口。”
冯少君说的都是实话。
杨公公打量着冯少君的模样,忽地笑了起来:“你现在扮的是谁的模样?”
杨公公眉头动了一动,目中闪过惊诧,目光紧紧盯着冯少君。
这位冯女人,天然更不缺银子。
五万两银子,充足买一处四进的大宅子。
“我冯少君,要为父亲报此血仇!”
身为燕王亲信,杨公公所到之处,凑趣奉迎的人实在很多。他也收过很多重礼。
“我晓得,此事干系严峻,杨公公也得向殿下禀报,得殿下首肯才气采取我。请杨公公为我向燕王殿下表白投诚之意。”
没曾想,胡娘子教出这么一个短长的弟子。
“我爹上任后,发觉出账目不对,一向暗中调查此事。是以获咎了江南总督曹振。以后,被人谗谄,顶着贪墨的臭名无辜枉死。”
不过,像现在如许,直接送一摞银票的,也是平生第一回。
“我的祖父,怕被连累,更不敢向曹家寻仇,草草告终命案。”
杨公公神采未动,目光掠过冯少君的脸:“江南密探共三十六人,此中并没有冯少君这个名字。”
“我愿为燕王殿下搏命效力。”
做护院听着是不太光彩,可崔家脱手慷慨,每个月有三百两银子。逢年过节另有双倍月例。一年下来,能赚四千两。
只变脸算不得短长,真正的妙手,能变出分歧的声音,并且仿照出一小我惯有的神采行动。
这么多的银子,只要他向燕王殿下张张口罢了。
说完,冯少君从匣子中抽出厚厚一摞银票,塞入杨公公手中:“这点小谨慎意,请杨公公事必笑纳!”
杨公公也未能免俗,右手用力,攥了半晌,才道:“也罢,你一片诚恳,咱家就为你传个话。成与不成,咱家可不敢说。”
冯少君挑眉,声音俄然又变了:“杨公公想让我扮成谁?”
杨公公:“……”
“你一个女人家,又不缺金银,为何要冒存亡之险,向殿下投诚?”
贰心中非常惊奇。
比做锦衣卫密探赚很多。并且安然又稳妥,没有生命之险。
“江南盐道,有官员和盐商勾搭,发卖私盐,谋取暴利。每年超两百万两之多。”
冯少君收敛笑意,规复本身本来的声音道:“杨公公,我想投入燕王麾下,为燕王殿下效力。”
杨公公并未一口应下:“论本事本领,你是够了。不过,为燕王殿下当差做事,最要紧的是忠心。”
杨公公确切很震惊。
冯少君进了密室以后的行动,他一一看在眼底。
三年前阿谁在逃解进京途中碰到盗匪丧命的冯御史?
冯纶?
一个锦衣密探,一年能有千两银子。对急需银子拯救或刀头舔血的江湖人,这是一笔巨额银子。足以令他们出世入死。
一说胡天,杨公公的面色顿时和缓了很多:“本来,你是胡娘子的弟子。”
胡娘子赚这银子,都快心虚了。不但倾囊相授,还将危急时候如何保命的体例,也奉告了冯少君。
别看杨公公轻描淡写,本日若不能压服杨公公,只凭她晓得的奥妙,足以令杨公公生出灭口之心。
杨公公起了狐疑,自是要来见一见。
太短长了!
“我的祖父,是礼部右侍郎冯平。”冯少君和杨公公对视,渐渐说道:“我的父亲,是两淮巡盐御史冯纶。”
杨公公亢奋冲动之下,忍不住搓了搓手指。这也是杨公公欣喜时惯有的小行动:“你找到红妆阁,费经心机见咱家,到底是为了甚么?”
声音竟也变了。
易容术虽少见,对杨公公来讲,倒也不希奇。杨公公一向在暗中为燕王殿下网罗各种人才。善于迷药毒药的于二娘,便是此中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