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又逢君》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第四百零三章 庆安

庆安帝有顷刻的恍忽。

刚出月子的太子妃袁敏,抿唇轻笑,领着一双后代上前来施礼。

支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惨痛的。

郑阁老紧接着上前一步,拱手道:“老臣也请皇高低旨,令赵王离京。”

声音整齐宏亮,震得耳膜嗡嗡作响。

徐阁老郑阁老一惊,敏捷对视一眼。

徐阁老一把年纪了,中气倒是足实,声音清脆:“先帝立过遗旨。新帝即位后,便令诸王就藩。”

太子脱去孝衣,换上了明黄色的龙袍,面孔严肃厉穆。从这一日,大齐有了新天子,国号庆安。

天子都这么说了,众臣也没甚么可说的。就连徐阁老和郑阁老也见机地住了嘴。

刚升为吏部侍郎的王章,迈步出列,拱手启奏:“皇上重情重义,不舍赵王殿下离京。这份手足交谊,令人动容。想来先帝在地府之下,也会谅解皇上的一片拳拳之心。”

庆安帝心潮彭湃,大步上前,搂住了袁皇后。

袁皇后当真细心地打量一番,笑着赞道:“你穿戴龙袍,威风神情,不怒自威,都雅极了。”

也能够是天子早有授意。

庆安帝紧紧挽住袁皇后的手,低头笑道:“娇娘,我们也回寝宫。”

烦复烦琐的即位大典,大半日才结束。还在国孝期间,宫宴上不宜喝酒。百官们个个满面忧色,以杯中茶水敬天子。庆安帝以茶代酒,喝了三杯。

手足反目,兄弟相残。数千精兵死于皇陵之乱和宫中动乱。秦王死了,曹太后死了,曹贵妃也咽了气。另有汉王,亲眼目睹曹贵妃的死,刺激过分,已经精力恍忽庞杂,说话颠三倒四……

进了寝宫后,宫人内侍皆退了出去,帝后相视一笑。

“皇陵之乱,令朕痛彻心扉。朕的兄长,在动乱中死亡。朕的四弟,现在神智不清,精力庞杂。便是太医也治不好他。”

他是最后的胜利者,坐在了龙椅上。从今今后,再无人能拦在他的面前。他能够一展胸度量负,做一个贤明君主,为大齐初创乱世。

袁敏生这一胎,遭了很多罪。月子里一向卧榻静养。按着太医叮嘱,少说也得再养一个月。

甚么?

庆安帝很快沉着下来,沉声道:“众卿平身。”

不过,按着朝中端方常例,犯了谋逆重罪的,不在赦免之列。

百官们齐呼:“谢万岁!”

“请皇高低旨,命赵王殿下就藩。”

父皇在地府之下晓得这些,必然会对他很绝望吧!他毕竟还是孤负了父皇的希冀,没有对兄弟们部下包涵……

袁皇后眉眼弯弯,笑容明丽。

袁敏听出朱昀的话中之意,又是一笑,悄悄点了点头。伉俪两个,领着一双孩子拜别。

庆安帝略一点头:“准!”

连先帝的遗旨都不肯顺从了不成?

此时,终究心愿得偿。

时候一晃,进了仲春。

“想来,赵王殿下也不忍离皇上而去。请皇高低旨,留赵王殿下在都城。”

庆安帝暴露了人前没有的轻松愉悦,眉眼间尽是笑意:“娇娘,你看我现在如何?”

紧接着,袁海也出列了:“臣觉得,王侍郎言之有理。”

庆安帝不想让赵王就藩,要将赵王留在都城。能够解释为“兄弟情深”,也能够说是不肯“纵虎归山”,要将赵王府统统人都留下。

筹办了几个月的天子即位大典,在金銮殿里停止。

至于新上任的太子朱昀,按例被亲爹亲娘忽视在一旁。充分考证了“爹娘是真爱孩子是不测”这句话。

上奏折的人,是当朝的首辅徐阁老:“皇上,老臣有事启奏。”

要将赵王留在都城?

庆安帝目光一闪,叹了一声:“当日,父皇确切留过遗旨,朕也在床榻边立过誓,必然会善待兄弟手足。”

已经晋升为大齐皇后的老婆袁湘,笑盈盈地站在椒房殿外,冲新帝敛衽施礼:“本日即位礼成,臣妾恭贺皇上。”

从二皇子,到燕王,到太子,再到本日即位为帝王,用时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来,他一向在为这一天运营,殚精竭虑,如履薄冰。

不过,本日是天子即位的大丧事。后宫亦有昌大宫宴。她这个太子妃总不能避不露面。

庆安帝无声一笑,重新将袁皇后搂进怀中,低声道:“过几日,就是你的皇后册封大典。你便能够穿上凤服了。必然非常都雅。”

娇娘,我终究做了大齐天子。

当然,从大要来看,是秦王汉王先动的手。他这个太子为了自保,不得不奋力反击,占足了身份大义和品德制高点。

没人提及谋逆反叛的汉王,倒是有官员上奏折,请新帝令赵王就藩。

袁皇后笑着应了。伉俪两个挽动手进了椒房殿。

归正,父皇和母后也不会惦记他,还是早点走吧!

王章和袁海都是庆安帝的亲信重臣。他们两个齐张扬口,可见早有默契。

袁海启奏过后,庆安帝说道:“这件事,朕要亲身和赵王说。如果赵王肯留在都城,朕定当重用。”

散朝后,赵王便被天子宣召进宫。

隆安朝畴昔了,庆安朝到临。

自先皇后离世,隆安帝一向未曾立后。这座椒房殿,空置多年,不免有些冷肃空荡。这几个月里,外务府暗中补葺归置,椒房殿安插一新。宫中库房里的好东西,几近都搬来了。现在的椒房殿,都丽堂皇中不失精美,一派中宫风采。

庆安帝夙来不喜丝竹乐舞,甚么歌姬舞姬之类,十足没有。宫宴不过一个时候就结束了。然后,庆安帝在亲卫的簇拥下,迈步去了椒房殿。

文武百官跪在金銮殿里,向新帝叩首,高呼万岁。

皇上这是甚么意义?

新帝即位后,按例大赦天下。

当然了,庆安帝的吃相毫不会这么丢脸。

朱昀忧心肠打量她一眼,低声道:“我们回东宫去。你身子还衰弱得很,得好生歇着。”

“现在朕只剩一个三弟了,实在不舍三弟拜别。以是,朕筹算,将三弟多留几年。”

……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