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演技
算来算去,实在划算。
两年前,冯侍郎将嫡长孙女冯少梅许配给了吏部尚书的嫡孙。这位吏部尚书府的孙半子,出身一等一,边幅也算俊朗,就是天生有腿疾,不能科举。
女子年约三旬,乌发如墨,柳眉长目,眉间一点红痣,一笑间娇媚横生。
恰是嫁入康郡王府做续弦的小冯氏。
不过,冯侍郎做得出这类事,就不怕人笑话。
“我不要甚么天上的星星,只请堂姑母向伯祖母说一声,这些箱笼里的都是爹娘留给我的嫁奁,另有外祖母给我傍身之用。冯家高低别动甚么心机才好。”
只见冯少君目中闪着水光,扑进小冯氏的话里,哽咽着喊道:“堂姑母,你对我真是太好了。”
冯少君进了冯府,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当年康郡王妃病逝,留下两子一女。当时,康郡王将近四十,比冯侍郎只小了三岁。冯侍郎将如花似玉的幼女嫁给康郡王做填房,背后里没少被人拿来讲笑。
一个十四岁巴望亲民气疼的少女,如何抵挡得住?
小冯氏生了歹心,冯侍郎冯夫人顺水推舟。统统的启事,都在小冯氏身上。当然,宿世的小冯氏也式微得甚么好了局。
小冯氏内心策画着,目光落在冯少君柔婉斑斓的脸上,内心愈发对劲。
冯少君抬起眼,暴露一个羞赧的神情:“堂姑母刚才说了,血浓于水。我姓冯,这里是我的家。在家里说话,就该想甚么说甚么。和本身的亲人,还要耍心机不成。”
冯侍郎从联婚中尝到了长处。以是,小冯氏一提秦王府的婚事,冯侍郎立即动了心机。半刻没游移,就写信去了平江府。
她顶着一张康郡王府内侍的脸站在暗淡的角落处,看着小冯氏躺在血泊间断气身亡。
周氏笑容生硬,干巴巴地呵呵一笑:“少君这丫头,就是爱谈笑。”
“我晓得,你在崔家长大,对娘家豪情深厚。不过,血浓于水,你姓冯,是冯家的女人。这里才是你的家,是你的根。”
小冯氏和康郡王府里的管事勾搭成~奸,被康郡王“刚巧”撞见,逮了个正着。头顶绿得发亮的康郡王勃然大怒,提剑杀了小冯氏。
“今后,你有甚么想要的,尽管和姑母说。就是要天上的星星,姑母也让人摘了给你。”
小冯氏的喉咙里被甚么塞住似的。
在冯家掌内心,只要任凭揉搓的份。
冯少君抿唇一笑:“堂姑母既是应了我,那我可就结壮放心了。”
结了这门婚事,冯侍郎在宦海上又多了助力,官途顺利。
冯少君心中嘲笑连连,面上笑得比小冯氏还亲热,敛衽一礼:“少君见鞠问姑母。”
今后,秦王殿下即位为帝,秦王妃就是大齐皇后。冯少君就算守活寡,那也是皇子妃。冯家攀上了秦王府,今后还愁没有繁华出息么?
小冯氏深呼吸一口气,用尽平生便宜力,挤出驯良的笑容来:“少君啊,听姑母一声劝。今后这等话可别说了,传出去岂不是被人笑话。”
小冯氏被噎得快心梗了,幸亏还能笑得出来:“这么说也有事理。”
亲爹亲娘都死了,婚事本就该由冯侍郎做主。崔家银子再多,只是商户,没本事为冯少君撑腰。
“三年前,三哥不测身故,连只字片语也没留下。这是冯家高低的锥心之痛。母亲大病一场,我不知流了多少回眼泪。”
世人:“……”
在来的路上,小冯氏就已晓得冯夫人和冯少君闹得一出不镇静了。
说着,小冯氏眼圈红了一红,声音愈发温软:“好孩子,你初来乍到,对亲人还不熟谙,不免有些隔阂不适。等住一段日子,就都好了。”
“不幸你死了亲娘,又没了亲爹,在娘家住了六年才返来。”
一片使报酬难的温馨。
小冯氏的演技一流,冯少君更是其中妙手。
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几句闲言碎语算得了甚么。
小冯氏看她的眼神,就像看一只软嫩的羔羊。
俄然就体味到了冯夫人被气得七窍生烟的表情。
小冯氏:“……”
“堂姑母也好,姑母也罢,不过是个称呼。你如何叫都成。总之,你是我嫡远亲的侄女。这是谁也改不了的究竟。”
小冯氏:“……”
论身份,冯少兰冯少竹更合适。不过,周氏姚氏定然舍不得让亲生女儿跳火坑。
看看小冯氏温情款款的模样,听听这些“掏心置腹”的话。
小冯氏闻言也不恼,亲手扶起冯少君,长叹了一声:“三哥当年被过继给二叔的时候,我刚出世。厥后,三哥被接去平江府长大。我们兄妹一向聚少离多。不过,我们经常以手札来往,豪情也是极好的。”
“哪有女人家张口杜口将嫁奁放在嘴边的。”
这桩婚事一成,今后他想做一部尚书也不是难事,说不定还能进内阁。
女儿做了一品的郡王妃,冯府和康郡王府结了姻亲。冯侍郎从一个四品郎中升为三品侍郎,半子康郡王从中出了很多力量。
就连一旁的郑妈妈和吉利听了,也动容了。不由得为蜜斯光荣,赶上了这么一个通情达理又和顺慈爱的姑母。
冯少君就无妨了。
小冯氏笑吟吟地走上前:“你就是少君吧!这么些年没见,已经出落得这般水灵了。”
小冯氏要促进这门婚事,不但是为了冯家,更有本身的私心。
至于小冯氏本身,也能顺理成章地和秦王妃来往密切,在康郡王府里站稳脚根。
康郡王提早在秦王身高低注,小冯氏夫唱妇随,常日对秦王妃到处凑趣奉迎。现在更是将主张打到了娘家侄女的身上。
康郡王是隆安帝的侄儿,在宗人府里做着宗令。在宗室里,是有实权的郡王。
隆安帝没有嫡子,四个皇子都是庶出。秦王居长,燕王排行第二,然后是汉王赵王。秦王在朝中权势最盛,也最得隆安帝正视。
和秦王府攀亲,好处都摆在面前。
生了这么一副好边幅,定能入秦王妃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