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登门
冯夫人愤怒不已,狠狠瞪了姚氏一眼:“我们堂堂侍郎府,还要看一个商户妇人的神采不成!你想丢这小我,等我咽气了再去凑趣崔家不迟!”
姚氏的语气里尽是酸意。
周氏无端吃挂落,有些难堪,只得接了帖子,这一看,顿时一阵惊奇:“崔家老太太竟也来了?”
世人进了内堂,分主客坐下。
冯夫人冷飕飕地刮了周氏一眼,嘲笑道:“你一片美意,人家可一定领这个情。帖子你拿去瞧瞧吧!”
“还能做甚么。”冯夫人又是一声嘲笑:“必定是怕我们冯家虐待了冯少君,这是特地给外孙女撑腰来了!”
待见了许氏,冯夫民气里压了十几年的气愤又涌了上来。
冯少君缓缓一笑,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在崔家长大,早就住惯了。伯祖母这般看重‘常理’,也没打发人去接我回冯府。可见,这‘常理’也是因人而异随口说说罢了。”
当年,冯纶不肯做福亲王的半子,对峙娶崔宁过门
这时候又是伯祖母了!
冯夫人挤出笑容:“快些起家。一家人,有些吵嘴是常事。你是我远亲的孙女,这是走到天涯也改不了的究竟。”
冯少君心中冷哼一声,乖乖回了许氏身畔。
姚氏忿忿不已,低声对周氏说道:“大嫂,婆婆的脾气真是愈发刻薄了。我刚才说的话,那里不对了?崔家人投了太子,现在正风景对劲。这是冯家端庄的姻亲,我们沾些光如何了?”
姚氏悻悻地住嘴。
冯少君又持续说道:“我就在崔宅里住着。出嫁前三日了,再回冯府。”
冯夫人被噎得面色非常丢脸。
这是既不认亲祖母,又要亲孙女该有的好处啊!
冯夫人:“……”
姚氏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内心别提多倒霉了,不得不跪下请罪:“儿媳一时讲错,请婆婆息怒。”
冯夫人额上青筋一跳,再也忍不下去了,伸手用力一拍茶几:“荒唐!”
冯侍郎叮咛过,不能怠慢了崔家人。冯夫人纵是各式不肯,也不能不听丈夫的,领着媳妇孙女迎出了内堂。
冯夫人可贵占了上风,心中称心,乘胜追击:“少君既是回京,就回冯府住下吧!远亲的祖父祖母都在,总住在娘家总不是常理。”
这个许氏,不愧是崔家掌家多年的主母。行事全面,说话滴水不漏。
呸!
周氏内心悄悄惊奇。
周氏实在也非常意动。
许氏最熟谙冯少君的脾气,忙咳嗽一声,以目光拦住冯少君。
冯夫人扯了扯嘴角:“这一声亲家母,我可不敢当啊!少君客岁回京的时候,张口就叫伯祖母,臊得我老脸发红。”
虚职如何了?冯维四十多岁一把年纪了,也没个一官半职。崔元翰才十七岁,就是六品官身了。
周氏姚氏对视一眼,然后咳嗽一声:“现在崔家投奔了太子殿下,成了皇商,今非昔比,我们倒也不必开罪崔家。”
不过,周氏心眼多,当着姚氏的面绝口不提,反倒叮嘱姚氏:“这些话,我们妯娌两个暗里说说也就罢了。当着婆婆的面,可别胡说。婆婆的脾气,你又不是不晓得。”
“住嘴!”
许氏伸展眉头,笑着转头:“少君,还不快谢过你伯祖母。”
冯夫人被膈应得不轻,几次想着冯侍郎说过的话,才忍下了恶言相向的打动,淡淡应道:“说的是。我们做长辈的,岂会和小辈计算。等少君和沈祐的婚期定了,从冯府出嫁,我这个做祖母的,总得为她备一份嫁奁。”
冯夫人没推测许氏会亲身来都城,看着帖子,皱起了眉头。
许氏只做没瞥见冯夫人皮笑肉不笑的嘴脸,亲热地笑道:“一转眼,就是十几年没见了。亲家母还是这般精力。”
周氏乐得看姚氏的热烈,过了一会儿,才张口为姚氏讨情。冯夫人有些不耐:“回本身的院子去,都在这儿,吵得我头痛。”
算了,此时闹腾,外祖母夹在中间难做人。
崔宁生得纤柔貌美,楚楚动听。冯夫人是一百个不扎眼。厥后崔宁早早病逝,冯夫人没半点可惜,反而有出了闷气的畅快。
长媳周氏不知就里,笑着说道:“少君既然回京了,还是接回府中住下才是。”
最后这一句,是用心膈应许氏。
冯少君眉头微微一动。
两今后,许氏领着崔元翰冯少君去了冯府。
不利的姚氏起家辞职,和周氏一同出了正院。
冯夫人一肚子邪火闷气,那里能等闲“息怒”,重重哼了一声。
隔日,许氏令人送了帖子去冯府。
姚氏内心嘀咕着,忍不住多嘴说了几句:“也不知崔家到底做了甚么,得太子这般喜爱。等崔家人登了门,可得好好问上一问。说不定,我们也能走崔家的门路……”
这一年,冯文彦结婚娶妻,冯少兰出嫁。一双后代都有了好姻缘,周氏表情愉悦,提及冯少君,语气也很暖和,很有伯母风采。
冯夫人顿时被比成了一根老黄瓜,内心焉能痛快?
姚氏忙凑过来,一同看了帖子:“还真是。这把年事了,不在平江府放心养老,跑到都城来做甚么。”
崔宁是许氏独一的女儿,母女两个面貌气质肖似。许氏保养得又极好,看着不过四旬模样,站在一处,比周氏姚氏还年青貌美。
这一回,许氏再眨眼表示,也拦不住了。
“大嫂说的有理。阿谁崔元翰,客岁春日来的时候,还是个没功名的商户子,现在都有六品官身了。”
冯文彦读书平平,若能走一走太子门路,谋个东宫出身,可就再好不过了。
“礼法归礼法,她的亲爹是从你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就是不叫祖母,她也是你远亲的孙女。亲家母哪有不疼她的事理。”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
冯少君非常听话,立即起家施礼:“少君谢过伯祖母。”
许氏笑着说道:“少君幼年不懂事,亲家母大人大量,别和孩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