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立储(二)
汉王怄得吐血的心都有了,却不得不拱手道贺:“我和三哥想的一样。今后有甚么事,二哥尽管调派我这个四弟。我绝无二话。”
曹太后也是真的欢畅,拉着曹贵妃的手干脆:“你能想通最好不过。”
“你就是贪婪不敷,想让汉王做太子。也不想想,就汉王那副模样,承欢膝下做个孝子也就罢了,有甚么本事做太子?”
秦王是隆安帝宗子,本来是储位最无益的合作者。现在秦王心甘甘心肠让步,推举燕王为太子。
“没有嫡出的皇子,四个皇子都是庶出。前些年,皇上偏疼宗子。不过,这几年冷眼看着,秦王气度窄了些,欠了些为人君的气度。”
汉王当时就变了神采,狠狠盯了秦王一眼。
“不瞒你说,实在,客岁燕王从平江府返来的时候,皇上就下定决计,要立燕王为太子了。又拖了一年,是想再看一看燕王的心性如何。”
满朝文武,齐齐躬身,向大齐储君施礼。
早有内心筹办的曹贵妃,突然听到这个动静,一颗心忍不住地往下沉。面色泛白,坐了半晌,才缓过劲来。
福亲王率先张口恭贺:“臣弟恭喜皇上,为大齐立了优良的储君!”
“皇上宠嬖你,也宠嬖汉王。不过,他更是大齐天子,要为大齐遴选最合适最优良的储君。”
秦王忍着噬骨的剧痛,拱手向燕霸道贺:“恭喜二弟!”
曹太后说累了,喝了一盏茶,清了清嗓子,看了一眼尴尬的曹贵妃,渐渐说道:“这些事都畴昔了。”
“现在皇高低旨立燕王为太子,燕王有了名分大义,你们母子两个,将不该有的动机都清算起来。今后放心过日子。”
沈公公忙笑着领命,去御膳房传旨。
秦王视若未见。
曹太后目力大不如前,老眼昏聩,心机却腐败的很:“在哀家面前,还遮讳饰掩的。你那点心机,连哀家都瞒不过,更别说皇上了。”
燕王做戏的工夫一等一,笑着说道:“我应当多谢大哥才是。若不是大哥极力保举,父皇也不会这么快下旨立我为太子。”
眼下,先借着这一行动,挽回父皇对他的卑劣印象,重新争得一席之地再说。
以燕王的城府战役静,此时手也微微颤了起来。
“以是啊,皇上是不成能立你为后的。”
“连户部的差事都当不明白,客岁户部闹了那么大的贪墨案,官员被牵涉进了一半。被燕王揪出来,还得皇上替他清算烂摊子。”
“有哀家在,有皇上在。少不了你们母子的繁华安闲。”
曹贵妃怄得想吐血,勉强挤出笑容道:“做儿子的一片孝心,但愿亲娘能坐上凤位,成为皇上的正妻。妾身如何回绝得了。”
“倒是燕王,沉着沉稳,夺目强干。最可贵是胸怀宽广,有容人之量。”
统统的哑忍,终有回报。
燕王定放心神,跪了下来,接了圣旨,恭声对隆安帝说道:“承蒙父皇厚爱,儿臣愧之受之。今后,儿臣必然经心当差,极力做一个合格的太子。不令父皇绝望!”
“皇子们都是亲儿子,皇上也是人,哪有不疼儿子的事理。不过,这祖宗传下来的家业,只能传给一个。皇上也难啊!”
众臣纷繁保举,燕王却未暴露得色,上前一步,拱手道:“儿臣自知才调平平,不及兄长和两位胞弟,不敢当此重担。”
这等自谦之词,谁也不会放在心上。
一旁的中书令,恭声领命,立即挥笔拟旨,由卖力保管御印的内侍盖上天子印,再由福亲王当朝宣读圣旨。
秦王上了奏折以后,吏部郎中王章也上了奏折。然后,一向未曾出声的袁大将军,也拿出了奏折,请天子立燕王为储君。
隆安帝表情镇静,哈哈一笑:“本日这等大丧事,传朕旨意,令御膳房备膳,朕要设宫宴,让百官同喜。”
隆安帝目中闪过笑意,从龙椅上起家,走到燕王面前,亲手扶起燕王:“朕信赖你,也信赖本身的目光。朕替大齐挑了一个好太子!”
从十四岁起,他就暗中策划。二十多年了,终究比及了这一天。
做了太子,能不能熬到天子驾崩安然即位,就不好说了。
“如果让他如许的皇子做了储君,才是大齐祸事。江山都不敷他败的。”
曹贵妃神采忽红忽白,用力拧紧帕子,想说甚么,统统话都卡在嗓子眼里,一个字都吐不出来了。
赵王忙笑着接了话茬:“我们兄弟四个,论本事论胸怀,谁也不及二哥。二哥做储君,我们都心折口服。今后,我必然好好当差,帮手二哥。”
一进慈宁宫,曹贵妃就规复了昔日的安闲,亲热地对曹太后笑道:“国有储君,民气安宁。皇高低旨立燕王为太子,于国朝是宫中都是大丧事。妾身特地来向母后道贺。”
“朕已经老了,立储一事,势在必行。来人,代朕拟旨,昭告天下。燕王是朕次子,少时聪明,现在沉稳慎重,对朕孝敬,和睦手足,是大齐皇子典范。朕本日立燕王为储君。但愿燕王不负朕厚望!”
这道奏折一出,另有谁能和燕王争锋?
倒是她和汉王母子两个,像小丑一样,让人看了笑话和热烈。
这些话,如何不早说?
立储的喜信传至后宫。
……
“你呀,之前就是没看明白,倒闹出这么多动静来。汉王上蹿下跳地请天子立后,皇上能下旨立你做皇后吗?你做了皇后,汉王就成了嫡子,还如何立燕王做太子?”
坐了好久,才起家去慈宁宫道贺。
曹贵妃:“……”
留得青山在,今后才有东山复兴的能够。
曹贵妃垂下头,低声应是。
“你是贵妃,掌着凤印。除了一个名头,其他的和皇后有甚么辨别?”
隆安帝伸展眉头笑道:“连秦王都愿以你为首,你也不必妄自陋劣。”
本来,曹太后甚么都明白。
四个皇子里,当差最勤恳最夺目无能的,就是燕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