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龙凤
孩子忽地哭了,另一个也跟着哭起来。
两个孩子吃饱喝足了,砸吧着红润的小嘴,心对劲足地打了一个饱嗝。
太子妃会心一笑,起家拜别。
孩子哭声清脆,也是身材安康的意味。
沉稳慎重的太子殿下,本日表情极好。在别人面前还讳饰一二,回了东宫见了太子妃,也不必装模作样了,笑着问道:“孙子孙女长的甚么模样?”
大冯氏也感觉本身心急了,呵呵笑道:“是我心急了。不说这些,我们去用饭。”
太子妃欣然点头。
童氏低下头,抿着唇轻笑。
生龙凤胎就不一样了。要儿子有儿子,要女儿有女儿,没有半点隐忧。分娩出产也顺顺铛铛,可不是有福吗?
太子妃也看向孙子孙女,越看越是爱好。忍不住伸手,悄悄摸了摸嫩嫩的小面庞。一会儿又摸另一个。
大冯氏兴趣勃勃,冯少君自不会扫大冯氏的兴趣,欣然应下。
冯少君一颗心也落了地,笑着说道:“有了这一双龙凤,再无人能撼动太子的东宫之位。”
大冯氏笑道:“这等丧事,实在令人欢乐。三郎当差,四郎去了虎帐,府中就剩我们几个。干脆也设个小宴,好生热烈热烈。”
太子夺目无能,当差勤恳,不爱女色,也没甚么恶习。独一令人诟病的,就是过分宠嬖太子妃,不肯纳侧妃,膝下只要一个太孙,子嗣不旺。
冯少君也笑了起来:“婶娘可别心急。以我看,三嫂这急脾气,今后有身生子定然比别人快。”
做公公的,不便进儿媳的屋子。孙子孙女刚出世,起码得洗三那一日才气抱出来见人。他这个做祖父的,还没见到孙子孙女哪!
大冯氏将太孙妃生了龙凤胎的喜信奉告两个儿媳,大师也是一阵高兴。东宫无小事,太子的位置坐得稳,对沈家高低来讲都是功德。
大冯氏顺势看了冯少君一眼:“你也别只顾着说别人。长房只四郎一个,你早日有孕生子,为长房开枝散叶才是。”
再顺利,生孩子的痛苦也免不了的。
一个锅配一个盖,这话半点不假。
一胎双生,比普通的婴儿小了很多。
总之,太子妃娘娘卖力点头欢畅就行。这些琐事一概都是红玉的。
沈祐是太子亲信,沈家现在也算太子麾下,天然盼着东宫势盛。
袁敏昏睡了一天,体力规复了很多,轻声笑道:“我自小就练武,身材安康,生孩子疼是疼了些,倒也忍得住。”
大冯氏喜气洋洋:“太孙妃昨日肚痛发作,熬了一夜,本日凌晨生下了一双龙凤胎。母子三个都平安然安。可见,太孙妃真是有福之人。”
都说婆媳是天生的朋友仇家。到了太子妃和袁敏这儿,倒是亲如母女,无话不说,非常密切。
不过,看着睡在身畔的两张红十足的小脸,再累再辛苦也值得了。
……
袁敏侧头,看着两个孩子,内心溢满了柔情。
太子伸展眉头,笑道:“明天父皇也非常欢畅。特地叮嘱了一声,孩子们的洗三礼筹办的热烈些。”
今晚,太子返来的也早。
袁敏更是手足无措。
远亲的侄女,自藐视着长大,又做了儿媳,可不就像女儿一样。
冯少君:“……”
此时的东宫高低,一片喜气。
太子妃坐在床榻边,顾恤地安抚儿媳:“当年我生昀儿一个,疼得死去活来。你这一次就生两个,也不知遭了多少罪!”
太子妃一个劲地夸奖:“眉眼都像昀儿,哭起来,嗓门一个比一个大。”
幸亏太孙妃肚皮争气,生下一双后代,补足了东宫短板。
小伉俪两个初为人父母,恰是新奇的时候,看孩子如何都看不敷。不时对视一眼,尽是柔情。
太子妃吓了一跳,迅疾缩回击:“我没用力拧,如何就哭了?”
晋哥儿还没到两岁,生得白胖结实,是大冯氏的心头宝。
“敏儿,这回真是苦了你。”
如果生一双儿子,实在也不是那么美好。兄弟两个同时出世,边幅一样,今后更易惹起争端。在前朝,皇室中若生下双生子,普通都只留下更安康的那一个。
诶哟,这可真是大丧事啊!
天刚黑,朱昀就迫不及待地返来了。
童氏忍着笑,善解人意地为两个弟妹得救:“她们都是新媳妇,脸皮薄。婆婆这么催,她们那里美意义答允。实在,她们也都盼着早点有喜呢!”
雷小雪这脾气,嫁给沈嘉正合适。
“祖母,”晋哥儿迈着小胖腿,摇摇摆晃地走到大冯氏面前,口齿不清地喊着:“抱!”
雷小雪比冯少君早大半个月进门,标准的新媳妇。她天生直性子,听了这话也没感觉害臊,立即接了话茬:“婆婆,我刚进门,现在就生出孩子来,岂不成妖怪了?”
奶娘们忙出去,别离抱起两个孩子,轻柔地拍了拍,又退下去喂了奶。
大冯氏:“……”
大冯氏一见宝贝金孙,顿时眉开眼笑,乐呵呵地将晋哥儿抱在腿上,然后对着雷小雪说道:“瞧瞧我们晋哥儿,又胖又敬爱。”
太子妃这回可不敢再伸手捏了,小声笑道:“这么小的一点,像两只小猫似的。”
如果生得是一对女儿,没有儿子,未免有些遗憾。
太子妃欢乐地笑道:“确切该好生热烈一番。我这就叫红玉过来,让她好生筹办洗三宴。”
这此中的表表示味,实在太稠密了,想当作没听懂都不成能。
童氏和雷小雪妯娌两个,很快过来了。
有奶娘们照顾着,袁敏能够放心坐月子养身材。不过,初为人母的袁敏,一刻都离不得孩子。因而,奶娘们喂饱了孩子又抱了返来。
袁敏轻声笑道:“渐渐养着,很快就长起来了。”
她现在总算找到大冯氏的缺点了。这抱孙子的心也太孔殷了吧!
太孙妃安然生下一双后代,太子妃一个欢畅,便叮咛红玉,给东宫统统宫人内侍发了五两银子的赏钱。宫人内侍们个个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