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古钱币价格表参考 [一]
釿布晋半釿15000元
太夏真兴小平15000元东晋时匈奴贵族赫连勃勃于真兴年间铸。径2.35CM,重约3.03克,钱文真书而见隶韵。此泉多在甘肃出土,传世极少。
锐角布垂220元
明化方孔币10元
尖足布商水900元
刀币齐造邦长法化齐六字刀8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东周5000元
东汉建开十六年,光武帝刘秀重新推行动王莽改制所一度间断的五铢钱制,对社会经济的规复起到主动的感化。
布币漫衍3000元
景和小平小型20000元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铸。较永光钱更见轻浮,钱文为小篆,径约1.6CM,重不敷一克。景和年号行三月而废帝被弑。故景和钱极罕。
丰货小平隶书400元东晋十六国后赵石勒元年铸于其都襄国,径2.42--2.48CM,重2.4--4.8克,别离有表里郭及无表里郭者,因铸行较少,故传世未几。
方足布平阳35元
幼泉二十小平小型4500元
锐角布公100元战国中、前期,韩,魏等地,青铜,首部两端呈锐角,平肩方足。
么布二百布币2000元
耸肩空首布无文2600元
蚁鼻钱金200元
圆货币贝益六化180元
大泉五十小平铁质300元
三国两晋南北期间,政治分裂,社会动乱,货币经济的生长遭到了严峻的停滞。三国期间,各国钱制因为分歧的经济根本构成了各自的特性,曹魏立国之初,一度拔除旧钱,改用帛买卖。魏明帝太和元年规复利用形同汉制的五铢钱,货值相对稳定。吴、蜀两国则因国力不济实施变相的通货收缩政策,接连铸行很多项目代价与实际代价相离开的大额铜钱。
次布九百布币2000元
丰货小平篆书300元
釿布梁二釿8000元
环钱半环10000元
五行大布小平小样40元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始铸,以一当布泉十并行,形制精彩,表里郭齐备,版别数种,径2.6---2.8CM,重4---4.3克,为北周三大名泉之一,另有合背钱。
方足布长安700元
大泉五十小平旋读700元
称呼特性参考价笔墨申明
金错刀一刀平五千6000元初始元年王莽代汉帝于居摄于二年铸。钱身由刀环,刀身构成,青铜浇铸,刀环似方孔圆钱,一刀二字阴文系用黄金错于面高低,俗称金错刀,形状光灿华丽,刀身直书平五千,意值五千通行五铢钱。通长7.3CM,重20--40克,厚薄不一,因其制作精彩,为泉家所保重。
汉兴小型直读80元东晋李寿踞成都,改大成国为汉,改元汉兴铸。钱文隶书直读,篆书横读,径1.2CM,重1克高低,此钱制作粗陋,字浅肉薄,传世未几,以横读为罕。...
布泉北周铸40元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始铸,一当五枚五铢钱并行,钱文玉筋篆,泉字中竖不竭,表里郭齐备,与新莽布泉有所分歧,径2.5CM,重4.3克,亦分大小两种,此钱系北周三大名泉之一。....
尖足布寿阴350元
称呼特性参考价笔墨申明
大泉五十小平四出150元
五铢铁质四出5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册1800元
方足布高都180元
三铢小平300元汉武帝建元元年,分有郭和无郭两种,径2.3CM,重2.1克高低,无郭者铢字金旁多异字,因为三铢减重,私铸难禁,铸行四年而止,故传世较少。
釿布梁半釿2600元战国早、中期,以魏国为主,另赵,楚诸地亦曾铸有。青铜,平首,普通为圆档方足。
五泉十布全套80000元
方足布襄坪背左80元
锐角布涅金200元
三孔布下专50000元
幼布三百布币2000元
刀币即墨之法化齐大五字2500元
圆货币贝益四化150元战国中晚期,秦、齐、燕等地。铅,铜,圆形方孔,分无郭,有两种,后代因循之方孔圆钱定制即源出于此。
环钱长垣一釿2500元
釿布虞一釿2000元
尖足布兹氏半150元
釿布晋阳二釿8000元
壮泉四十小平16000元
大泉五十小平合背140元王莽居摄二年始铸,大泉五十意即值五十枚五铢钱,初期径2.8cm,重7克,前期经减重后仅1--2克,除字体各别,又有传形,合背,重轮,四出等多种,亦有钱饼等。
贝币骨贝25元
尖足布中阳400元
五行大布小平大样60元
贝币天然贝10元利用海贝打磨穿孔加工而成,始产一于新石器期间晚期,曾亦利用货币之服从;铜贝--始铸于殷商晚期,下迄春秋期间。此当人类史上最早之金属铸币。
中布六百布币2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安藏1000元
货币方贝1200元王莽天凤元年铸,钱文为悬针篆,泉中竖笔断开,版别有传形,异书,异范,合背,合面,圆穿,横划,星号,月纹,决纹,剪边等近百种,普通径2.2--2.4CM,重约2.8--3.6克,初期可达5克以上。传世极丰。
平肩弧足空首布南1500元
大布当千布币80元
方足布乌壤300元
第布八百布币2000元
壮布七百布币2000元
方足布奇氏280元
斜肩弧足空首布卢氏1050元春秋至战国初。周王畿地区。青铜,铲形,斜肩,有銎。
五铢陈文帝小平20元
尖足布武安150元
货币传形40元
永安五铢小平光背15元
两晋期间,仍相沿汉魏及东吴旧钱,十六国中的前凉、后赵和成汉则发行过少量货币,但有帛等什物买卖倒是首要的畅通手腕。南北朝埋藏铸币增加,但币制相称混乱,项目庞大,官方的私铸钱大量呈现,而初行于东汉晚期的剪鉴钱在北方地区尤其流行。所谓剪鉴钱,普通指前期旧钱鉴为内心与外圈二种型,以这应当时衰颓的社会经济对货币单位的重量的需求。
布泉10元王莽前期铸,据其钱文,形制仍不失莽钱之风,布泉二字作县针篆,表里郭齐备,亦有决纹、半星等。径2.6CM摆布,重约3.5克高低,旧时称妇女佩此钱生男孩,又称男钱
方足布齐备120元
刀币尖首刀1200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期间,是中国货币生长史上的一个首要窜脱期,即中国铜钱由铢两体系向唐宋年号、宝文钱制窜改的期间。
方足布550元
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心对货币锻造权的集条约一。武帝期间的五铢钱,枚重五铢,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锻造精美。
环钱共屯赤金15000元
刀币明、齐化齐明刀8000元战国晚期,齐境内,青铜,刀身多轻浮,“明”字为方折,颀长。
货布布币40元王莽天凤元年铸,与货币并行,一货布当货币二十五枚,此布丰富正整,书体萧洒,货布二字作垂针篆列于两侧,通长5.6cm,重16.5克,传世较多,假货亦混迹此中,望集币时重视。
半两大型(小平)50元
方足布东周1600元
货币普品1元
半两汉朝旋读200元秦泗水亭长刘邦率军攻占咸阳,为收揽民气,令民鼓铸,民以营利,钱体日渐轻小,制作精致。当时钱轻物贵,担米值万钱。
环钱离石1500元战国中前期,周王畿、魏、秦、赵等地,青铜,圆形圆孔,制古拙,而背无郭,穿孔正面大,后背小;钱背呈平面状,背径大于面径。背缘上及穿眼肉多能察看到范线,而钱体外缘亦能找到浇口陈迹。字文籀文,笔划锋劲,俊洒不羁。
太和五铢双点太800元
三孔布北九门50000元战国晚期,赵国,青铜,由圆足布演变之别种;首与两足部各有一小圆孔,故名。三孔布背文皆以“朱”“两”纪重,首开“铢”、“两”纪重制,对后代影响极大。
五金小平600元1980年陕西咸阳出土,系方孔圆钱中最早的黄金铸币,径2.6CM,重9克,含金95%据此形制似系宣帝五铢。
两两秦铸小平600元
隋
釿布梁一釿2000元
环钱共1000元
环钱东周1500元
太和五铢小平小样200元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铸,钱文方折篆体,因许官方自铸,故铜质杂,大小不一,大者径2.5CM,重3.4克,小者径2CM,重2.5克。因为铸行有限,故传世,出土均少。.
四铢小平100元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始铸。仿五铢而略小,面无内郭,四铢二字为篆书,重如其文,径2.25CM,重2.4克,少数面穿高低各一星,面文亦有错范重文者
五铢陈文帝小型10元
方足布右明新治1500元
中国历代古货币代价表参考
尖足布邪山1200元战国中、前期,赵、燕等地,青铜。平首、耸肩,尖足。
永安五铢背四出50元
刀币八明刀圆折70元战国中、晚期,燕国,青铜,有圆折和磬折两种。
五铢隋铸小平3元
釿布晋阳一釿2500元
刀币甘丹直刀250元战国中晚期,赵、中山国,青铜,圆首,刀身平直,大者微带弧意,形体皆轻浮。
耸肩尖足空首布八4000元春秋至战国初。晋。青铜。发源于出产东西“耒”,肩,足皆成尖角状,有銎。
环钱西周1200元
文信方孔币5000元
小布一百布币2000元始建国二年铸行,王莽为了大改货币增宝货制,货布十品亦在此中,从小布到大布各长一分,相重一铢,其值各加一百,小布一百,长寸五分,重15铢,至大布黄千,十布之序如五: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十种,每种中线纹分通顶,不通顶两种,大布黄千亦有铁钱,传世大布黄千较多。
--
汉兴小型横读350元
圆货币贝益化600元
方足布蔺100元
刀币即墨法化齐四字刀2200元
五铢小平普品1.5元
刀币晋匕直刀10000元
先秦-秦
五铢陈文帝小平双星60元
三孔布宋子50000元
两铢小平小型6000元两朝宋废景和元年仲春铸的两铢钱。钱体轻浮,径约1.9CM,重1克摆布;三月废帝被弑,十仲春罢两铢钱,故两铢钱极罕。
太清丰乐小平2200元
刀币博山博山刀1500元
方足布安阳120元
永光小平小型20000元南朝守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铸。钱文薤叶篆,表里有郭,径1.6CM,重约1克,永光年号行六月改元,故此钱存世极少。...
五铢小平传形25元
汉-隋
半两汉朝复式钱250元
布币四布当釿30000元
金错刀契刀五百600元王莽居摄二年始铸,形类金金错刀,契刀二字横列穿孔两侧,刀身铭五百二字意值五铢五百钱,实属虚值,传世未几见。
大泉五十小平传形60元
小泉直一小平小型10元王莽始建于国元年铸行,因为虚值的错刀,契刀大钱遭反对,又以忌讳汉室刘姓含卯、金、刀三字,对新朝不详,遂铸小泉直一,以代替五铢,与大泉五十并用。径1.3CM,重0.7克摆布,制作工致,笔墨清秀,为历代小钱中之佳品。
釿布虞半釿22000元
布币山阳10000元
方足布同是150元
两甾方孔币1200元
半两秦特大型
凉造新泉小平小样3000元北凉渠蒙逊永安年间铸径2.4CM,重约3克摆布,小者不敷2CM,重约1.5克,此泉出土均在甘肃武威,有王莽钱文风味..
刀币针首刀700元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燕国一带,青铜,首部尖状,面文为暗号、标记或单字。
五铢隋铸大样10元隋高祖开皇元年始铸。青铜、白铜、制作多精整,宽缘,穿右有一向划与“五”字相连。
称呼形制特性参考价笔墨申明
半两秦铸36mm200元
常平五铢小平光背15元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铸,钱文篆书直读,笔划圆润,平字第一笔与内郭分解一线,径2.5CM,重3.5---4.2克。前期所铸较前期粗糙,更有杂铅锡薄钱。.
平肩弧足空首布官考3200元
圆足布离石3000元
釿布安邑一釿600元
国宝金匮直万无订价传闻为陕西西安出土,上部近方孔圆钱,面、背肉好周郭,面文篆书直读国宝金匮,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身面,背有直纹两道,中篆书直万二字,新莽实施黄金国有,令发将黄金输于御府,发给国宝金匮直万作为凭据,非畅通之钱,真品现藏中国汗青博物馆。
汉-隋
布币殊布当釿、十货14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武1300元春秋初期至战国初。周王畿地区。青铜,按今发明,空首布另有铅质,以及银质者铸。形状为平肩平足,附注于此不另载。铲型,有銎。
太货六铢小平150元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铸,面背表里郭精整,钱文玉筋篆,书体精彩,为六朝钱中佳构,径2.5CM,重约3克,克日市上见一批“十全十美”之太货六铢,望集币时慎之。
布币卢氏涅金6000元战国中、前期。三晋地区、燕国,青铜。平首、平肩、方足。小方足布是目前存世最多的一种布币,积年均有出土。
太和五铢小平小样200元
斜肩弧足空首布三川1100元
汉初仍行半两钱,因为答应官方自铸,钱制较乱,乃至呈现重仅一克的荚钱。吕后、文帝及武帝初年,曾别离更铸八铢半两,五分钱和四铢半两。汉武帝建元元年铸行三铢钱,元狩五年则开端铸行五铢钱,使半两钱不再成为法订货币。从什物上来看,除四铢半两外,目前对秦汉之际的半两钱的辨别另有待深切研讨。
半两秦铸(小平)30元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秦初因为中心政权同一铸币,至末年,社稷动乱,各处所铸、私铸钱出焉,青铜,标准秦半两制作精好,钱文整,矗立,普通直径在3.2厘米高低,重约8克摆布。
王莽代汉,托古改制,币制极度混乱。自居摄二年至天凰元年八年间。王莽公布一系列窜改币制的法律,禁五铢,行新钱,前后规定的货币连三十余种,其情势仿照周制,品级庞杂,利用不便,不敷值的大额货币滥借苛法强迫推行,导致经济的极大混乱,不久即告失利,新莽改制为获得政治结果,非常重视器物制作的精准,遗存的新莽货币形制精彩,币文隽秀,在锻造技术上有其独到之处。
环钱蔺10000元
五铢小平直读2500元
1:CONTENT_HEADER2:先秦-秦3:汉-隋4:唐5:五代十国6:北宋7:南宋8:金9:辽10:西夏11:元12:明13:清14:安南,日本,琉球,朝鲜等
釿布晋阳半釿6000元
蚁鼻钱行400元
中泉三十小平小型8000元
差布五百布币2000元
隋代在天下范围内推行同一标准的五铢钱,同时严禁私铸及其他旧币利用。钱制的庞杂局面获得了整治,至开皇五年隋五铢便成为海内同一的法订货币。汉(新莽、东汉、三国、晋、十六国、南北朝、)---------
圆足布蔺、五1300元战国前期,赵国,青铜,圆首,圆肩,圆档、圆足。
刀币左二明九磬折40元
贝币铜贝50元
釿布氏半釿22000元
圆足布离石、三十五2200元
搜来的,给大师看看
五五铢铢传形复式400元
太和五铢小平300元
一化方孔币10元
永安五铢背“土”400元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听民与官铸,铜材,大小不一,钱文永安二字接郭,五字连内郭,径2.5CM,重5.5克,轻小者1.8CM,重仅2克,背有四出纹,土字者少见。
在商和西周期间,跟着仆从制经济的生长,货币形状趋于成熟。除了贝类外以青铜出产的东西及青铜锭充当的金属称量货币已在畅通范畴中占有首要职位。春秋战国期间,金属币呈现并敏捷获得遍及的畅通。这一期间的货币式样常常渊源于青铜东西。空首大布的外型与青铜有关,齐和燕国的货币款式类于青铜刀削。畅通于分歧地区的货币构成各自的体系,多有纪地或纪重的面文,其纪量单位和情势各不不异,货币体制相称庞大,当时的布币以三晋为中间畅通地区,刀币则以齐和燕为行用中间,同时还并用圆孔钱和方孔圆钱。蚁鼻钱的畅通首要以楚地为范围。战国晚期,因为政治地理的窜改和各地经济的交换的日趋密切,各种铸币在畅通中必定超出本来的地区,并在情势和计量单位方面闪现慢慢融会的趋势。行用于黄河中下流地区的圆钱和方孔钱,是当时最为进步的铸币情势。秦国铸行的圆钱,利用铢两记重。这为今后货币情势的同一奠定了根本。
五铢异品小平250元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开皇元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钱文篆书,外郭较宽内郭,唯五字左边多一竖划,径2.4CM,重3克高低,后杨嗣位,朝政败北,物价飞涨。直至斗米千钱。
孝建四铢小平80元
么泉一十小平小型3500元始建国二年铸行,王莽的确按人的年事称泉了;幺泉一十,径1.6CM,重1.8克,幼儿泉二十,径1.8CM,重约3克,中泉三十,径2CM,重约4.2克,壮泉四十,径2.2CM,重约5.4克,与大泉五十合称六泉。从幺泉一十至壮泉四十皆为泉中珍品。
序布四百布币2000元
半两秦精铸传形500元秦并六国同一铸币,名曰半两,方孔圆钱今后成为定制,古以廿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钱文半两二字高挺,两中人字偏下,上横较短,半字下横较长,据咸阳出土:径2.3--3.8厘米,重2.8--8.1克,传世径3.5厘米以上者少见。
蚁鼻钱君800元战国,楚,青铜,贝形,凸形,平背,一端有孔,钱面铸阴文。
大泉五十小平5元
刀币齐法化齐三字刀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