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首楞严经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第9章 (9)

阿难言。我实遍见此只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故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像中微细发明不过见者 先答不知也。何故下释不知以是。若也树不是见。应离能见以外见所不及。云何当今复见于树。又若此树便是于见。云何改名此觉得树。空例此释。离之既不成。即之又难懂。进退研之。未知所适 四印成难晓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 前显诸法唯心。故云若能转物。不了斯旨。妄谓见在面前。虽形其言。实无斯理 二牒疑立理

现在身心别离有实。彼见无别辩白我身。若实我心。令我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 若以现理而推。今此身心实有别离。缘于境地。彼在前见。且无别(彼列反)识辩白我身。彼若实我至心令我见者。彼既真我。我应非我 三结

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切指陈。何者是见 见性若在汝前。便同物像。可指见性如何 三以理推征

汝言不知斯义地点。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汝疑见性缩断。要在一义决定。见性之义如同虚空。虚空岂有周遭而可在耶。此明真见周遍无有方所如彼虚空。故涅槃云。有常之法遍统统处。虚空常故无处不遍。如来亦尔。遍统统处。是故为常。无常之法此有彼无。如来不尔。是故为常 四会释

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窦孔穴也。若执夹令见断。应可接之令见相续。若相接者应有续迹 三会通二。一迷心执境

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隔纸瞙不见外物。隔皮肤不见五藏。岂同前圣真见之用。斯则真见妄见前后五重。条然可辨。而如此何得知是我真往。胡不察焉 二约体非物以广辨二。一正辨见体非物三。一标尘

比方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 器喻前尘。空喻见性。空之周遭喻疑见舒缩 二双破

统统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因而中。观大观小 迷真性之已。成色心之物。色心既成。真性即隐。故云失于本心。前文云能生诸缘缘所遣者。境从心变。心随境转。故见大小之异表里之殊不能离缘观性。但知随境生执。故有前来各种疑倒 二悟物同真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嘱。则诸物类自有不同。见性无殊。此精美明诚汝见性 物类虽殊。见性常一。不随境异。便是汝真。此显真见划一无差。汝前问云。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今明。境自不同。见性无殊。由是得知是汝真性 二广破展转执情二。一师资能见互缘破三。一正破

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方器中空若定方者。撤除方器别着圆器。此处虚空应无圆相。若言虚空不定方者。显是方器无方虚空 三合显

因而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茫然者暝昧不明也。是见义既失。非见理复乖。终始难懂。守归何所。而不知能见所缘俱为劳相。是非即离。咸是缘尘。既法空之慧未开。智障之惑难破由是非无学者。一时惶悚 三法王安其意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 若汝执言缩见成小。应可引见令伸比及日边挽引齐等。面犹边也 二以续破断疑

阿难当知。若空见是。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 诸像虽差。不离空有。故将二事。以辨是见也 四使其明示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各种形像。不过前尘别离留碍 别离者不同也。或可前尘留碍便是所别离之境 二敕拣

吾今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像 将请也。谁何也。我今请汝。于所见中详而择之。何者是汝见体。何者是其物像。此正劝令拣 三正辨二。一明非见之物是前尘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 若汝现见物时。宛然辩白。阿难非佛。佛非阿难。此则人间明显安立。皆汝见性周遍了知。此周遍性若非汝真。复是何耶。故结云非汝而谁 三斥疑

汝见八种。见夺目性当欲谁还 能观八种之见。名为见夺目性。既非缘生。当还何所。岂同八境各有所归 二释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秖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 叙见近远也。因前开示虽了是真。洎观远近不无疑悔。四天宫殿与日月齐。同四万由旬。娑婆此云堪忍。大千界之都名。今举总显别也。僧伽蓝摩此云众园。庑堂下也

何故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各种不同。见无不同 真见离缘。缘还见在。若随境去。后更谁观。境自有差。见且无别 三结

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唆使 设若面前可见。应有处所可指。岂成真见离名绝相 三依理正破二。一约离物以推是见三。一推征其体四。一令观物象

汝应于此别离自他 此标劝也。汝应于此所缘境中。试分自他令其不同。自即见性。他即物像

佛告阿难。统统人间大小表里诸所奇迹各属前尘。不该说言见有舒缩 大小表里对待假立。俱属前尘。能见至心何舒何卷。故此总责令知其非 二举喻释义四。一双问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极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目观手指但见缘尘。于诸物中不辨是见 二引他况已

若见不见。天然非彼不见之相 此破转计也。汝若执言。我亦见佛不见之体复有何失。故云若见不见。即便破云。天然非彼不见之相。意云。不见之体既被汝见。此则何成不见之相。不见之体已被见故 三结破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精见离统统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当中无是见者 既不能于物中辨出见性。斯则所指咸物无因而见。既无是见应即非见。故下征之 二征此有非

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 佛具五眼三智。所见穷尽法界。已上四位。阶层所见。浅深分歧。盖真见之用。随证所得。渐明渐远也

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各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可无形无不指着 物象差别。大小虽殊。形相既分。必归唆使 二劝指见精

佛言。如是如是 如汝所辨。不过见者无乃是乎。故云如是 二大众失其守

诸可还者天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八境可还。自非汝见。汝不还性恰是汝真此若非真。孰为真耶 三就实彰迷以结责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问意。前对八境。权指妄见有无还义。因是得识本真元性不生不灭。为复只此表知性常。为更有义。别得真妄。故如此何得知等 向下。更约用有好坏体无差别。用约人辨。体对物论。斯则前后三义以辨真也。一显无生灭。二明有胜用。三示无不同。故此答释分为二科。一约用好坏以略明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各种光亦物非汝。垂垂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极穷也。研穷汝之见性。自远至近。所见不过物像。非是汝之见性。芥小草也 二明非物之见是真性

汝可微细披剥万像。析出精洁白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清楚无惑 披开。剥折。析辨也。物像现前纤洪咸见。应于此处开析辩白。令此见精清楚呈现。如诸物像更无迷乱 二答释不能二。一述已不能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若了色心。人缘和合虚妄有生。人缘分袂虚妄名灭。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存亡。了无所得。斯则了妄唯真无物可转为真转物。背尘合觉同诸佛矣。身心圆明者。身圆明则毛端现土。心圆明则遍照法界。此乃悟物咸真。即成妙用。故下文云。我以不生不灭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乃至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等。然上诸文。俱约对境辨见显不生灭。如敌手之开合。身之迁变。境之可还。物之不同。粗相而辨。密示生灭即不生灭。尚见外境是生灭法。今此会通。令了心之与境皆是迷己所成。无不测法能够相对。则法法皆如。尘尘咸遍。分较着示令悟本真同如来耳。下文纵有破诸疑问。一一随文。会通皆此意也 二破见性离身疑。此疑。因前佛令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了会通万法之旨。便谓如来令转前物成我真见。物如果见。此则见性离身而。有故成此疑。文三。一伸疑三。一疑

诸菩萨等见百千界 初地见百佛土。二地见千天下。乃至十地见无量不成说佛刹微尘数天下也

若不见吾不见之地。天然非物。云何非汝 此文之意。展转结归都有五重。以显阿难见性。经文存三。而隐二意。若具论者。合云。若不见吾不见之处。亦不见吾见处。既不见吾见处。吾见天然非物。吾见若非是物。汝见亦非是物。汝见既非是物。云何非汝真见 贰表情更观混乱破三。一正破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人间不成安立 又若汝执见性是物。亦应彼物便是于见。如是则应汝见物时。物亦见汝。斯则人物如何辩白。物体见性天然混乱。物便是汝。汝便是物。人间统统俱不建立。如何名为安立谛耶 二显是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务实 责其不认也。此是汝之真机能性于汝。谓性统统心也。前云。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美心中所现物。而不自识。却从他求。岂不迷倒。此之粗心。明真见离缘周遍法界。湛然常住妙用无边。划一清净体非不同。用释前文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四就疑问广释四。一见性缩断疑三。一伸疑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周遭。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该说言更除虚空方相地点 入达解也。若欲达解无周遭义。但去器之周遭不成更除虚空方相。若欲达解无大小义。但去尘境大小。不成说言见性宽狭 三就疑问破二。一以延破缩疑

佛言。如是如是 印其不能分出见性 二约即物以推非见四。一牒前无是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 若此物处见精。定是我之真性。显是此性在我面前已离我体。此面前见既是真我。当今身心须不是我。复是何物 二难

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像前。剖出精见。离统统物。别有自性 若如佛说。令指见精。清楚无惑。至于证真大菩萨等。亦不能于诸物当平分出其见。况我声闻初学者乎 三印成难辨

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阿那律此云快意。亦云无贫。畴昔以食施辟支佛。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快意乐无所劣少。未入道时。为性多睡。为佛所呵。因是不寐。遂失明耳。佛教修天眼用见世事。因是修得。见三千界如观掌果。大论所明。大阿罗汉见小千界。大辟支见百佛界。诸佛见统统佛土。那律独见大千者。以彼遍修作意数故。于诸声闻天眼第一。今言阎浮者。以大千皆有阎浮。以别显总。亦不相违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汝若执言。我与世尊同缘物时。世尊之见既着彼物。我见物时便是见佛之见。经文省略。但云见吾。此牒所计也。即便破云。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意云。我若不缘彼物之时名为不见。此不见体汝应合见。为何不见也

则知汝心本妙洁白。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存亡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不幸愍 前将八境。以对妄见权示无还。由是则知。本妙明心何尝生灭。本有真性迷而不知。却执缘尘自取流浪。如前文云。由汝无始至于此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然虽权指。意显便是。以末不离本故 三约体用重明二。一伸问

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是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地点。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一界初天也。一室讲堂也。借力见宽。独立见狭。宽狭既着。缩断堪疑。踌躇在怀。故云不知斯义地点。以阿难未证真如。未发真用。佛随外相对物辨真。既未亲证。故难体味。此之疑意。亦约外相以明缩断。乘前起难以洗物情 二正破三。一总斥其非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汝若执言。汝能见心同所见物亦有不同。斯则见便是物。佛之见性亦合是物。应被汝见 二转破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停滞 得初果证。方断别离。故云未得无漏。自无定力。假他而见。故云承佛神力。借通令见者。意欲阿难信知本身见之真用有如果也。色界之首梵众梵辅大梵俱名初禅

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唯垂大慈。开辟未悟 设使彼见能有辩白。何殊前难汝既见物物亦见汝则诸人间不成安立 二广破三。一如来破其疑三。一标指其非

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只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各种像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所指物像既不是见。反应非见。若了唯真。更无是见非见。以不了故随语生执。洎乎征诘。罔知所从。向下会通皎然可见 三答释不知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