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集
因而金嫦儿便与那老丈谈笑间进了者兴国之都。
金嫦儿安闲于众僧旁走过,也不言语,只是去那佛光大盛之所。近前一观,见一青年和尚端坐莲台,却恰是那九品莲花所化九品莲台。其花朝气已灭,早被其炼化为佛宝法器,已不成再用其重铸精神矣!那和尚手结法印,低诵经文。金嫦儿法眼观之,晓得这九品莲台灵光大盛,佛光中所蕴神力非常惊人,而那莲台上之和尚也佛法高深。自轻叹一声,回身去那奥妙之境中之经楼阅此寺秘藏之神妙法典。
京都之官路、街道自与别处罚歧,四方十字,刚正而合于礼法。尊卑之别,尽显兴国教养之功;百姓乐业,全赖官吏勤恳治下。金嫦儿在城外甚远处悄悄降下云头。摆布无人,便显窜改之能,化身为一儒生,止于道旁暂歇。其身背一书架,手拿一水袋,谛视过往商旅。有一群乘大马者腰挎佩刀,行色仓促,往都城疾行而去了。亦有安闲不迫御马而行者,另有驾马车不紧不慢前行者。至于步行者更众,或三三两两,或独行于道。商旅财主、贩夫走狗、官家老爷、墨客歌伎不一而足。然亦有乞行于道者,其景苦楚,更加上来往官道上之巡查士卒不时摈除,彼等皆错愕回避,令人顿生怜悯之心。金嫦儿轻叹一声,举步复行。见一老丈驾牛车缓缓行来,便走上前打个问讯道:
“高论!高论!我观小相公乃不凡之人,就请上车同业!”
“看小相公模样,必是大师族之后辈。如何没有从人相陪?”
“小相公谬赞了。”
“多谢老丈!”
“小相公此言得之!然凡界俗人中亦有大情真爱,虽仙、佛不换也!哈・・・哈・・・哈”
“小相公见笑也!平心而论,好人倒不敢说太多。然民气不古,款项唯上;世风日下,品德沦丧。以昔日之平常之人,现在于别人手中夺食,亦见怪不怪!至于尔虞我诈,欺诈于人,借人财帛不还者,好人家庭不罪者,当世之常事尔!吾等乡野鄙俗之人,不谨慎,那里能安然度日哉!”
“传闻兴国京都之皇家大寺育有九品莲花,也不知此闻得乎?唉!只好去此地碰碰运气了。”
“曾觉得凡界俗人蝼蚁之力,竟创如是之伟业,真令人感佩!”
驾车老丈细心打量了金嫦儿一会儿后道:
金嫦儿此时早已在数千里以外一堆栈中打坐歇息了。她将那本不着名之典册拿出,摆布看不明白便叹一口气重支出法袋中。而那《阴阳变》讲得倒是以六合阴阳之气转化补识神之力的,但那必须有身具精神之修行者才行,对娇娇并无大用。最后一本既是那重塑肉身之秘扎小册。此小册言之甚略。只道用那不知凡界是否尚存之九品莲花,以归元大法阵之力重修精神。而详细详情却并不管及。金嫦儿闭目静思好半日,长叹一口气自语道:
客舍中另有一儒生,然去了他处探友,过几日才来。因而金嫦儿晚间只在客舍安息,而白日却去京都各处旅游。皇家寺院闻名遐迩,不消问路,只随男女居士或信男信女便到了。金嫦儿见殿就祭奠,遇佛既上香。过得五六日方才拜完各殿神佛菩萨,但却并未发明法力高绝之僧众。而那九品莲花之事也已探听了,凡是俗之信众却那里晓得!只好另寻一日变幻为一女居士,入那藏经阁去阅经文。这皇家大寺之藏经阁却与别家分歧,经文卷册皆可对凡俗信众。只可净手、焚香、诵经,却不得带在身上或拿出经楼。
在一书院附近之十字路口,金嫦儿告别了此大智者老丈,信步入了书院之侧门。见有儒生过来,忙行了一礼道:
“恰是,但不知・・・・・・”
金嫦儿便入了书院,到那登记处暂租了客舍以候。
“小相公进京都需下车而行。”
金嫦儿遂隐形而入,及过了大牌坊,则复见别一六合。其豁然开畅者乃是一奥妙之所。香雾环绕,其间有僧舍多少,小庙数座,殿小、阁雅。其内一小湖,数座小山相连。绿树绕湖,尽山皆为树木花草,有仙鸟鸣叫,时越绿林。湖中小舟数个,皆自在漂泊水中,随波而动。水中鱼儿畅游而乐,人来不惊。亦有和尚或走、或立、或诵经、或打坐、或对弈,各自为乐。见有生人入内,只抬眼略视,或恍若不知。金嫦儿大疑,此“太虚变”乃是道家玄功。以物之影象置于画或镜等异物中,实则是以大法力将奥妙空间溶于画、镜等异物当中,而此空间似真假实。凡界俗世之人观之不过一画、一镜像尔,修行者道法可及时观之则是一非常之处所了。只是此处较之普通之奥妙之所又大了很多。但道家之功为佛家所用倒是甚奇。
“佛陀本身修行欲达长生,虽亦助人,但何来如此之功!大千尘凡,虽实尽虚,只为救赎者却甚稀。至于以事显己,唯怕挂万漏一,世人不知者几近众矣!而宣言法理皆诸如此类。不但佛家,道家,几近诸子百家皆如是尔!”
“年兄,但是来聆听大儒高贤人之典范讲授的吗?”
“哦!晓得了,多谢老丈!”
此时九品莲台上之和尚亦展开慧眼,观那金嫦儿,后长叹一声,复闭目如初,仿佛从没有谁来窥视与他。
“吾观夫老丈谨慎翼翼,难不成此都城之畔,皇城根下亦存险哉?”
“汝方才刚来,恐还不晓得,高老先生进宫给皇子讲学去了,半月后才气重开五经四书呢。不过汝倒可去内里客舍暂住以候先生来。”
兴国佛事大兴,但并不由道家,连诸子百家也不甚禁。只要不威胁皇权,自不会有太多干与。故京都之城中书院、道观亦遍及。书院中儒生高冠长袍,大袖挥动却也自成一派之寂静。道观中道家清雅静修悠然自乐。梵刹之所则烟雾环绕、梵音不断。
“凡界俗人之所欲者安然度日,享用天年尔!没曾想竟险苦如果!此凡界真大苦之界也!”
“多谢先生!”
金嫦儿依样净手、焚香、诵经。各种经文甚多,却无金嫦儿欲观者。过得三两日,只好化身为一小沙尼,复往那后殿寻去。寺院红色以内墙上壁画满满,佛陀度化众生离开苦海之故事一幅幅展开,瞻仰者亦众,尽皆庄严虔诚。亦有僧俗之众顶礼膜拜佛陀,其四围菩萨金刚罗汉列队,飞天赤足飞起袅袅娜娜,众高僧浑体金光四射,慈眉善目,尽皆救大众脱苦海状。金嫦儿微微皱眉,感慨而叹曰:
那儒生见金嫦儿气高雅而质崇高,便还了一礼道:
“老丈真贤人也!小生胜读十年之书。”
金嫦儿行至后院及至塔林处时,俄然愣住。此一面画虽以绝妙大法阵掩去其玄灵神能外溢,然瞒了别家修行者也就罢了,却如何能瞒了金嫦儿之法眼!其放开识神一感,只见画中一高门大牌坊为流派,蔽去了识神之能,其内为何却不甚了了。此地乃是上古大能修行者以无上大法力所辟之陆仙妙境!大类大梵刹心佛殿中之秘地空间。其法名为“太虚道诀”。当今道消法弱,便是如金嫦儿般此界至高大能者亦断无能够创此妙境。
“老丈可否行个便利,载乘小生一二?小生实实施不动也。”
“老丈,吾观路人皆行色仓促,仿佛甚急,这却为何?”
金嫦儿沉默半响道:
“先生,晚生有礼了。”
两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竟至京都之大门前。金嫦儿昂首观那百丈之城门楼阁及楼下数十丈高之城门,暗道:
兴国京都真乃大国之都城也!其城墙高近百丈,城内布局寂静。以天子宫城为中间,天子行政之大殿为中轴线,纵横摆列其外者乃是皇城、官城,再其外为朱门居地,而后商号店铺,数百万京都凡俗人家顺次持续,直至四周城墙围定。皇家大寺位于皇城以外、官城以内。大殿宏伟,佛之法相华丽寂静。但其最高之法塔与大雄宝殿却不及那大梵刹之高大广漠。盖因皇城中以俗世皇权为尊,故统统修建皆低于皇城、宫城中之天子大殿和祭拜六合之祭坛。
“老丈端的好眼力!但小生读书之人,若不远行万里,那里能得儒之真论哉!而着一小童或下人相伴,又如何能够修身、养性、齐国、平天下也!”
“小相公不知。当世金玉其外,实百姓糊口甚艰。虽京中之王公、将相歌舞升平,大小州府频传佳报;梵刹、道观颂安然之经,大儒小生歌和畅之声。然百姓大家争食,虽温饱已足,实心力蕉萃。此实为慢火炜人之世也。”
因而金嫦儿上车与那老丈同车而行。行走未及,相谈甚欢,便就熟了。金嫦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