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断根之法
“为父深知你二人之心!”看着袁谭和袁熙,袁绍说道:“前锋一职,乃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你二人一心击破曹军,反倒轻易贪功冒进。”
痛丧爱子,袁绍正值暴怒,河北幕僚即便另有设法。也毫不敢在这个时候提起。
岛上之事,还是由甄宓做主。
廷议结束,高览点齐五千将士南下。
袁谭点了点头。
袁军出征,动静很快传到许都。
“长公子!”伴随袁谭来此,郭图也是满面悲戚,凑上前说道:“袁公调集世人商讨出兵之策,莫要去的晚了。”
其他庶子不是靠近袁尚,就是对他敬而远之。
世人齐齐山呼。
没能赶上葬礼,袁谭来到袁旭坟前。
“奉孝之意与某不谋而合。”曹操说道:“只是敌军浩繁,尚须有个破敌之策!”
袁谭前去邺城。程昱也被曹操调回许都。
“公子吉人天相,当可无虞。”沮授说道:“夫人可于青州延请良医,我等须做之事,乃是待公子醒来以后为之篡夺河北。”
袁旭走了,统统都分歧了!
“人间良医,不过华佗、张仲景。”田丰说道:“此二人一在许都,一在南阳。路途悠远延请不及。”
蓬莱岛上,袁旭还是处于半昏倒当中。
“袁公!”逢纪起家说道:“长公子自青州带回一万兵马,袁公征召六万人,河北总计七万雄师。曹操只要精兵五万,濮阳一战折损甚巨,不过残存四万可战之兵。袁公南下,只须步步为营必可将之击破!”
他时而复苏过来,可说不上两句话又昏沉甜睡去。
许都曹宅。
“父亲!”袁熙跟着出列:“孩儿与显甫领军驰援。未能救显歆突围,至今思来心中难安。恳请父亲允准孩儿为前锋!”
为袁旭筹办了葬礼,袁绍满面怒容,向世人说道:“可爱曹操杀某爱子,河北袁家与他不共戴天!”
“父亲!不成出兵……”昏倒中的袁旭又一次呢喃。
缓缓闭上眼睛,袁谭脸颊挂起两行清泪。
高览愿为前锋,袁绍哪有不肯,赶紧说道:“高将军愿为前锋,自是绝才子选。将军引领五千兵马不日出征!”
韩猛自从官渡以后就再没见过踪迹。
紧攥拳头,袁绍脸上肌肉都在抽搐!
“曹公!”郭嘉拱手说道:“袁绍精兵尽毁于官渡,虽是征召七万兵马,却多为民夫、新兵,论争力尚不及当年黄巾,何惧之有?”
田丰、沮授上了蓬莱,甄宓多了几分助力。
“诺!”高览领命退下。
郭嘉附议,曹操再无游移,向世人叮咛道:“诸公听令,伏兵十路绕道前去仓亭,某自领雄师与袁绍决斗!”
世人起家,齐齐应了。
袁绍说道:“其他人等随某引领雄师,南下讨伐曹贼!”
议事厅内。
颜良、文丑也战死疆场,河北四庭柱,现在只剩高览一人!
孤寂的坟茔当然不会给他回应。
张郃兵败,被袁军俘虏。
袁曹两家再度开战。
数万袁军直逼平丘。筹算从平丘度过黄河篡夺陈留,进而攻占许昌!
没有扣问分歧定见,开口就问以谁为前锋,袁绍是在奉告世人,此时提出其他定见实在不应时宜。
邺城袁家。
如果袁旭有个三长两短,别说河北,全部天下都握在手中,于她一个女子来讲,又有何用?
“但是公子……”甄宓担忧的看着袁旭。
“袁绍堆积七万雄师南下,兵马还是多于我等。”曹操说道:“诸公觉得。该当如何方可破击袁绍。”
“另有何人,肯为前锋?”袁绍问道。
曹操问起破敌之策,程昱起家说道:“曹公,敌军虽多却如奉孝所言,乃是一群乌合之众。我军前去迎击,可埋伏十路兵马,中军背水一战,将士无路可退必将效死。待到敌军有溃败之象,十路兵马一同杀出,可一战破敌!”
袁绍则于数日以后率众出征。
兵马本就未几,却要分拨十路迎敌。
自从袁旭击破张燕,袁谭回到邺城,其他庶子对这位长兄多了几分恭敬,远远见到他也不会决计避开。
“显歆,长兄返来了!”话才出口,虎目已出现点点泪光。
“公子回到蓬莱已是多日,至今不见醒转,我总觉着不安。”甄宓说道:“田公、沮公,不知可识得良医?”
抹了把泪痕,袁谭说道:“五弟,你走了,走的毫无眷恋,走的安然,可知长兄想你……”
都是拜袁旭所赐!
曹操与世人坐于议事厅。
更何况,相善袁旭的幕僚,乃至还但愿袁军出征,为他们靠近的公子报得大仇!
袁谭跨步出列,抱拳说道:“孩儿愿做前锋!”
曹操有些游移。
此人身形高壮,往厅中一站,两旁幕僚、将军都比他矮了半截。
他不是别人。恰是曾与袁旭一同驰援青州的高览。
袁旭战死濮阳的动静传到青州,袁谭当即返回。
袁家兄弟八人,与他相善者唯有袁旭。
相互看了一眼,田丰、沮授轻声感喟。
墓碑后背刻着袁旭平生,正面则刻着大大小小几行工致的小篆字。
甄宓没有吭声。
袁旭尚在半昏倒当中,沮授却提起要篡夺河北。
站在袁旭坟前,袁谭满面悲楚。
“程公之计,恰是断根之法。”郭嘉说道:“此战袁绍意在许都,有官渡一败,其用兵必将谨小慎微。我军分拨兵马,人数远不及彼,方可诱得袁绍挥兵决斗。只须曹公率军抵敌,待到十路埋伏齐出,必可一举将之击破!”
濮阳兵败,是败在袁家之手,袁旭在昏倒中竟还想着提示袁绍不成出兵。(未完待续。)
高高的土坡前竖着一块庞大墓碑。
一员将军跨步出列,拱手说道:“末将愿为前锋。”
袁旭躺在屋内,甄宓坐在他身边,田丰、沮授则在稍远处安坐。
沉默无语,袁谭不知该再说些甚么。
环顾世人。袁绍问道:“何人肯为前锋!”
她的心机并不在河北,只在袁旭身上。
若不是袁旭于濮阳战死,逢纪鼓动袁绍出兵,或许有人会站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