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三国幼麟传》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零四章 绿沉枪

但闻赵云又道:“昔日少年时,老夫曾与河北文丑一战,五十余合未分胜负……这一战,老夫所获匪浅,故而以弱冠之年即迈入一流之境,本还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可惜今后以后,再也未曾在战阵上碰到旗鼓相称的敌手……哎,此事,说是荣幸也是荣幸,说是不幸也是不幸。”

“暮年能得遇如此佳徒,老夫何幸之有也!”

正打量间,赵云笑道:“本日便将此枪赠你了。”

三人天然也免不了比试参议一番,这也是他第一次与赵氏兄弟比武。

“老夫若能早些得此宝贝,便能将此大巧不工之器融入本身枪法当中,以器代势,进而弥补‘不能速胜’这一缺点,一定便没有机遇臻至绝顶。只是……我俩见面之时,老夫已经年近五旬,技艺之道,大略止步于此了……”

赵云严厉的脸上暴露一丝笑来:“你这匹马儿倒是健旺。”

赵云目视枪身,缓缓道:“此枪名曰‘绿沉’,取用天降陨石寒铁铸就,重六十八斤,乃是公安公府库所藏宝贝。主公入蜀后,蒙其恩德,将之赐赉老夫……”

姜维恍然大悟:“原是如此。维受教了。”

他强忍心中冲动,双膝跪地,至心实意道:

这时,边上的赵氏兄弟满脸笑意,齐齐上前恭贺,涓滴不因父亲将如此珍宝传于别人而耿耿于怀。

赵云笑了笑,回身朝着赵广道:“将为父所藏宝枪取来。”

而背工持绿沉枪,牵着行动盘跚、无精打采的小白,在赵氏父子的目送下告别拜别。

如此宝枪,赵云说送便送了,姜维受宠若惊,正要推让。

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人生之计在于少年。前人五十,是知天命之年,逝者如此,少年不再,即使空怀宝器,倒是天不假年,再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力了。

彻夜必须好好筹办一番,差未几也该当将“大发明家”马钧和思忖很久的“北伐筹办三策”合盘奉上了。

姜维瞧他行进之间行动阑珊,满头皆是大汗,便猜想这柄长枪必然极其沉重。

光阴仓促,一昼之日,倏忽即过。

在姜维看来,这一下顿地也不如何用力,但脚底却传来一阵震惊;凝神望去,被枪尾触到的地砖竟然裂了一块,枪尾上天亦三寸,不由惊诧。

姜维一脸羞赧,冷静牵起连站都快站不稳的小白,筹办告别拜别。

“老夫年龄以高,本身怕是无福消受了;统儿、广儿资质有限,也非宝枪良主。纵观尔等年青一辈,论品德,论技艺,论资质,也唯有伯约你才有资格拥配此枪。”

大略天赋这类东西能够遗传,但不能尽传,赵氏兄弟没有遗传到乃父在武学一道的惊才绝艳,却传到了乃父品德习性。

“小子初见将军时,便已存说不出的敬佩敬慕;又蒙将军厚恩以待,实在无觉得报……本日小子诚恳诚意,恳请拜将军为师,今后自当恪遵教诲,严守端方,贡献师长,还望成全!”

四人便前去马厩查探,竟见厩中统统母马环绕着小白转圈;而小白两股战战,但还是作出一副奋蹄扬鞭、还欲再战的模样。

“黄汉升有百步穿杨之能,但其子嗣早亡,无人可担当其衣钵。现在因他年龄已高,正欲寻一传人。伯约身边如有长于射箭的年青人,还须帮他举荐一二。”

在姜维心中,武事当然要紧,但来日方长,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眼下最紧急的,是明日去拜见诸葛亮一事。

赵云点头道:“大略一流的技艺,都是从疆场杀伐当中得来的。唯有死生之间的灵光乍现,方能惹人得窥门道。参议比武么,总差了那么一点意义。”

时小白正在马厩当中风骚欢愉,不时传出欢畅的嘶叫声,整整一日都没有出来的意义。

姜维正待安抚两句,却见赵云左腿一踢枪尾,右手发力,将长枪直直抛来。

三人定下名分后,其乐融融,靠近之意更显。

几番比武下来,姜维发觉赵氏兄弟的招式练得非常谙练,法度松散,可见平时练功必定非常尽力;但也因为过于一板一眼,乃至拆招之间贫乏矫捷。

姜维晓得赵云这算是承诺了,大喜过望,当下改口称呼:“徒弟!”

赵云上前一步,稍一挥手,正色道:

说到这儿,他特长掌悄悄摩挲枪身,脸上现出追思之色,很久方持续道:

待他磕到第六个时,赵云面上现出欣喜的笑容,上前将他扶起,笑道:

赵云顿了一顿,重新正视姜维,道:“伯约你的枪路和老夫的很像,偏于先戍守,再反击;能胜,但不能速胜。若再要有进益,须在‘力量’二字上多下工夫。”

两兄弟喜形于色,齐齐上来见礼,口称“师兄”;姜维不肯托大,也称二报酬“师兄”。

赵广应了一声,抱拳而去;不一会儿脚步声复起,赵广满脸通红,双肩扛着一杆长枪回转。

饶是他已经得知此枪重六十八斤,仓促之间做好了架式筹办,但长枪本身的重量加上赵云推枪之力,还是让他大吃一惊,“腾腾”后退出数步方才止住。

动手处,只觉枪身通身冰冷,粗糙不堪;细眼望,但见枪身长一丈一,枪头长一尺三寸,竟是比平常长枪长出了很多;枪体质料因为是天降陨铁之故,玄色的大要模糊泛着暗绿色的金属光芒。

他的感慨,大略就在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他二人的技艺根底踏实,比糜威稍强一些,比之张苞、关兴则大大不如。

时天气不早,赵云也不留他,亲将他送到门口,嘱托他好好练武。

顿了一顿,又道:“更何况,老夫也想看看,以你我之枪路,辅以此等宝贝,究竟可否冲破瓶颈,得窥绝顶之境……还望你勤加练习,早日将此大巧不工之物融会贯穿。如此,也算了了老夫一桩心愿。”

期间,赵云还细细点拨一番绿沉枪的练习要点,着姜维回府后好生练习。

姜维问道:“关、张皆万人敌,莫非不算旗鼓相称的敌手吗?”

三人谁也不肯让步,只不住作揖谦让。

而姜维拜师已毕,便不再催促,干脆留在赵云府中与赵氏兄弟练习技艺。赵云亲身从旁指导。

若不细心看,还觉得是一条不甚起眼、又黑又粗又长的铁棍罢了。

但胜在二人做事松散,一丝不苟,当作详细号令的履行者,那是再好不过了。

这一下来势颇急,两人只隔了不过两丈,姜维大惊之下,仓猝伸手去接。

最后还是赵云出面,问清三人年纪,时姜维十九岁,赵广十七岁,赵统十五岁,终究定下以姜维为兄长。

说罢,以额触地,不住叩首。

临别离前,忽想起一事,又嘱托道:

这是师长的嘱托,姜维不敢粗心,抱拳应允下来。

在一旁观礼的赵氏兄弟对他在荆州的豪举,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此时含笑相视,心中皆道,能与如此人物成为师兄弟,实乃幸事。

姜维顿时打动不已,只觉赵云一家高风亮节,令人敬佩;而赵云对于本身之宠遇,更令他生出无觉得报之感。

一向呆到晚膳后,马厩方向终究传来小白高亢入云的嘶叫,那是一种极度畅快后的宣泄。

姜维晓得赵云这是要指导本身了,当下抱拳道:“还请将军指导!”

赵云单手接过长枪,悄悄耍了个花枪,随后将枪柄顿于空中。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传说姜维也是传闻过的,此番再闻赵云提起,旋即遐想到温侯当年仰仗长戟快马驰骋中原无敌手的情状,不由悠然神驰。

姜维能够听出赵云的不甘和无法。身为一名武人,一辈子最大的寻求,除了建功立业以外,便是寻求武道的极致。

姜维听出来赵云选了他作为绿沉枪之担当人,一是因为他入蜀以来表示出来的品德、才调已经深得承认;二来是因为赵云亦寄但愿于他能够精研苦修,将这一起枪法发扬光大。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