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加密
“柳兄,没那么轻易撬开这厮的嘴巴的!”王文佐低声道:“还是交给上头,让上头的去头疼吧!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确保把他活着送归去,挨了那一下子,他可流了很多血!”
“你把事情重新到尾报告一遍!”刘仁愿将那绢布放到几案上,神采凝重。俗话说“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出身雕阴郡(今陕西绥德)刘氏的他传闻祖上是西晋时匈奴右贤王刘豹的后嗣,世代在绥州为豪族,他的高祖父退隐北魏朝廷,并随北魏孝武帝迁入关中地区,厥后历经北魏东西分裂,雕鹰刘氏的后辈们又被编入府兵,和北方的突厥人、吐谷浑人、柔然人、关东的北齐、南边的梁、陈搏命厮杀。刘仁愿本人虽是以祖荫得官,但仍然保持着关西武人的朴素,身为高官,但满身高低衣无文秀,器物无镶嵌金银,全无当时洛阳、长安贵胄后辈的浮华做派。
屋内的目光一下子就堆积到了王文佐的身上,刘仁愿皱了皱眉头,有些不快的问道:“如何了?你另有甚么事情吗?”
“将军!”
“吾家先祖时曾奉朝廷之命,南下至建康,与尔高祖王元长(东晋宰相王导六世孙,南齐文学家,竟陵八友之一)并膝而谈,觉得相见恨晚,本日你我于异国相见,也算得上是有缘了!”
泗沘城。
“这是你从这厮身上搜出来的?”左骁卫郎将,熊津都护刘仁愿看罢了手中的绢布条,向下首的柳安问道。
“不消行刑,部属也能弄清楚那绢布上写的甚么!”
“是部属家中的一本《楞严经》,在行间裂缝有人誊写下来的!”王文佐遵循本来编造的答案说道:“详细是何人所书,部属就不晓得了?”
侍从从王文佐手中取过木棍,呈给刘仁愿。只见那条绢布螺旋形的缠绕在木棍上,从上到下写着方才王文佐口述的笔墨。本来写信之人一开端将这条颀长的绢布缠绕在木棍上,然后在上面写字,而将布条从木棍取下来后,布条上就只剩下一堆庞杂的比划,除非重新缠绕在一样粗细的木棍上,不然谁也看不懂上面写的甚么。
“把那长杖砍断,看看内里有没有藏着甚么!”柳安厉声喝道。
“好狡猾的用心呀!”刘仁愿冷哼了一声,将木棍与绢条放到一旁,脸上闪现出一丝笑容来:“王火长,贼人此法甚为奇妙,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王文佐话一出口就晓得不对,但此时也改不了只得点头称是,一旁的柳安插话道:“禀告将军,王文佐乃是琅琊王氏的先人!”
“不错!”
“哦?甚么书上会记录这些?”
“你唤他出去!”
“多谢将军!”王文佐赶快拜谢。
“哦?本来是琅琊王氏的先人,为何不早说!”刘仁愿神采大变,将膝盖上的斫刀拿开,又将放在几案上的铁角黑纱幞头戴好,笑道:“快快请起!”
刘仁愿点了点头,侍从将绢布条递给王文佐。王文佐让人将那半截木杖拿来,将绢布的一头牢固在木棍的一端,然后谨慎的一圈圈紧密的缠绕在木棍上,然后念叨:“启禀将军,这绢布条上写的是‘丰殿下来岁渡海,大援将至,十一月旬日烧粮起事。道琛、鬼室福信。’”
“是!”
“回禀将军,这并非部属想出来的,而是幼年时看过的一本书中记录的。”
“高祖?这攀友情未免也攀的太远了吧?别说我和阿谁劳什子琅琊王氏一点干系都没有,就算真的是琅琊王氏的子孙,谁晓得几百年前两家祖宗见过一次?不过看模样这厮祖上应当当时混得不咋地,要不然也不会把这件事情记得这么清楚。”王文佐心中暗想,脸上却也装出一副感慨万千的模样。不管如何本身这个琅琊王氏的身份是真是假,但人家现在倒是堂堂的左骁卫郎将、都护,有杆子垂下来了本身还能不顺着爬?
“火长王文佐!”
“公然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和士族沾点边态度就完整不一样了!”王文佐一边腹诽,一边站起家来,刘仁愿让侍卫送来两张胡床,柳安也叨光有了个坐位。刘仁愿扣问了几句王文佐家中的环境,王文佐便将当初强背下来的平生照葫芦画瓢说了一遍。
“是!”李通一刀将木杖砍成两段,在火把下细心查抄了下,绝望将木杖丢在地上:“没有,甚么都没有!”
半晌以后,王文佐出去,向刘仁愿施礼如仪。刘仁愿高低打量了一下,笑道:“你拿住了贼人的信使,赏你绢五匹!”
“你家中另有《楞严经》?”刘仁愿猎奇的睁大了眼睛,也难怪他如此猎奇,当时的知识被诸多世家把持,像他这类世代将门出身的武将也就能简朴的读写,略微正式一点的文章手札就得靠记室文书,而王文佐一个火长竟然在家中另有《楞严经》,这的确是乌鸦内里俄然冒出一只白鹤来。
“说,是谁让你来的?这绢布上写的甚么?”柳安厉声道。但是那男人坐在地上,一声不吭,眼中透暴露挖苦的神情。
“请将那绢布条给部属!”
“传令下去,先让大夫给这厮查抄一下伤势,然后严加拷问,必然要查清楚事情的原委!”
王文佐拿起那绢布条接着火光看了看,又捡起丢在地上的半截木杖比了比,内心已经有了计算,将那半截木杖谨慎收好。
“嗯!”柳安此时也反应过来了,立即让人将其带到茅棚里,先给他包扎好了,天一亮世人猎也不打了,赶快回城去了。
刘仁愿变得严厉起来,他取下头上的铁角乌纱幞头,放在一旁的凭几上,又拿起斫刀,横放在膝盖上,冷声道:“你说吧!”
“是!”柳安从世人出城到鹿尾泽打猎,夜宿泽边,听到响动,乘着夜色寻觅,重新到尾仔细心细的论述了一遍。刘仁愿悄悄聆听,并不出言催促,待到柳安讲完了,问道:“那当时找到这信使的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