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章 颜家佳人
他做为靖王府二公子,贡献他的贩子很多,比如江南盐运漕运里就有每年的贡献。他一贯以为脂粉这类女人所用之物,都是小利。
金元宗扶着两个女妓,晃闲逛荡地回到房中。
金元宗拿起酒杯又喝了一杯,“下官离京时,传闻洛郡王为圣上分忧,捐了二十万两银子,圣上欢畅地直夸呢。洛郡王嫡宗子一向没端庄差事,此次,圣上说要让宗室历练历练,筹算让洛郡王的嫡宗子卖力护城河疏浚之事。”
“二公子感觉颜家那对姐妹花长相如何?”金元宗俄然又换了话题。
金元宗若真是打着人财两得的主张,到时作坊的收益每年分他一成也可。他传闻,这金元宗在户部混的如鱼得水,眼看着户部尚书要告老了,金元宗升到侍郎是十拿九稳,如果运道好,直升尚书也不无能够。
李承恩猜疑地看向金元宗,这话,听着意味深长啊。
话说得这么明,李承恩天然都听懂了。武帝缺银子,谁贡献银子他就提携谁。
先看上作坊,再看上姐妹花,这姓金的胃口不小,这是想人财两收啊。
金元宗这类老狐狸,对李承恩刚才那一顷刻的动心可没错过。
李承恩不晓得金元宗葫芦里卖得甚么药,他分开通州时,靖王有交代让他留意密查武帝查府库的心机。可金元宗一起都未深谈,彻夜如何吐口了?莫非真是喝醉了?
每年送个几万两银子,买个京官盟友,还是值得的。至于玉秀姐妹俩,李承恩想到金元宗所说的瘦马,或许,本身留下一个,送一个给金元宗?
李承恩向来不缺女人,各种女人也见地过。不过刘氏在色字上管得严,他至今也只能玩玩青楼名妓和府中丫环,听金元宗这话,不由猎奇,“雏儿有甚么意义?碰一碰就哭,毫无风情。”
他俄然奉告本身这些,是甚么企图?
“喝多了,有些喝高了,胡说八道,呵呵。”金元宗笑着说,“我要真看上,也先看上颜家那作坊,再看上那对姐妹花啊,哈哈。不可了,下官真喝多了,得去睡了。”
金元宗说着,踉跄地扶着桌沿站起。
“二公子不晓得吧,这女人十二到十五岁,最是动听,如果调教恰当,比这类青楼女可成心机多了……嘿嘿……”金元宗说着,或许想到甚么美事,舔了舔嘴唇,脸上的笑带着几分寄意深长。
看这模样,金元宗是看中了玉秀姐妹俩,想动手却不得其门而入,以是鼓动本身帮他脱手?
李承恩看着他那背影,想着他刚才所说的话。
“谁说不是啊?这银子吃紧,朝廷办事就难。现在北地那战事,传闻宫里娘娘们为圣上分忧,连金饰都拿出来卖了。圣上正和礼部商讨,筹算将教坊给淘汰些。”
“如何,金大人看上了?”李承恩看金元宗一脸神驰,打趣般问道。
“金大人车马劳累,早些安息吧。这两个,就留在这服侍吧。”李承恩说着,又叮咛那两个女妓,“彻夜好生服侍着,如果服侍得好,明日有赏。”
朝廷国库空虚他是晓得的,洛郡王被封赏的动静,也已经传到明州来了。如果,本身敬献朝廷几十万两银子,是不是能让武帝快些册封本身为世子?
不过,这脂粉买卖有没有金元宗所说的那么好?他想到这里,李承恩也顾不得已经深夜,叮咛人等天亮后,就去探听一下颜家的买卖到底如何。
“二公子想必晓得,下官此次来身负皇命,检察沿路的府库。圣上仁慈,与民疗摄生息,可这税少了,各地府库就吃紧,国库就更加吃紧了。”他靠近李承恩,抬高声音说道。
“圣上是仁君,一心为百姓计,如何能冒然加税?这国库吃紧,各地支出却很多,我们户部真是捉襟见肘。治水要用银,兵戈要用银。我们尚书大人说,圣上此次让各地查府库,就是想看看还能上缴多少银子。”
“国库吃紧,圣上加收税赋也就是了。”李承恩摸索地低声接了一句。
可他不明白金元宗说这些的意义,是提点本身学学洛郡王?下午那一出,他认定金元宗与李承允有干系,以是,只笑着不接口。
“二公子也这么感觉?下官感觉这姐妹俩一个鲜艳,一个清秀,真是春兰秋菊各有胜场啊。”想起下午乍见颜家姐妹,玉秀那抹娇柔无助的神情,那芊芊细腰,让人恨不得将她抓过来狠狠亲上一口。
李承恩一听武帝查府库,是想从各地搜刮银子到国库,赶紧抱怨,“金大人这一起南下,想必见到了,各地府库也是寅吃卯粮的多,充裕的少啊。”
两个女妓停下弹唱,娇声应诺。
金元宗听李承恩这话,不平气起来,提及京中现在风行的瘦马,“年纪小又洁净,还知情见机,这才是佳品啊。颜家那对姐妹花,如果调教好了,必然是上品啊。”
李承恩想着,他得回到明州后,和母亲商讨一下。如果可行,那颜家这笔财――就像金元宗说的,颜家兄妹年纪不大,无权无势,的确是一笔无主之财啊。
听金元宗这一说,竟然还是暴利啊,倒是有些心动。可金元宗与本身,友情还没到这境地吧?
金元宗明白李承恩是不信本身,靖王上了请封世子的奏折,武帝迟迟未批复。这事朝廷中的大臣们都晓得,本身俄然给他指路,他有思疑也是普通。
“金大人谈笑了。”李承恩不置可否地一笑,只要颜家还在明州境内,他自可渐渐运营,不需求与金元宗合作。
“这税赋不加,各地府库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靖王府在江南,是着名的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若真是利润可观,颜家兄妹如果肯投到本身门下也就罢了,如果不识相,就让他们消逝吧。
李承恩眯着眼回想下午见到的玉秀和玉淑长相,“是对美人坯子。过几年长开了,必然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