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饮和泉
饮和泉水老茶汤,微苦而后甘,30年陈茶愈泡愈有味,可遇不成求的不但有老茶,更有我们老同窗50载的相知相遇,咀嚼老茶,也咀嚼我们本身。
头一回在“海滨公园”,接着相中“鸿山寺”,这回顺水推舟,来到南普陀寺“饮和泉茶馆”,品鉴三款自带的茗茶:海堤“铁观音”、平和“白芽奇兰”、“可茗苑”老普洱,茶配乃素饼、蛋卷,更有一道道甘鲜的茶话。此中老普洱是我的进献――一小块黑不溜秋的老茶,据赠茶的“可茗苑茶庄”庄主邱季端先生奉告,这乃30年陈普,可遇不成求也。
我们这届同窗,史称“1968届初中生”,很能够是全天放学时最短的一届“初中毕业生”,在校8个月就横遭特别期间而失学,但我们无不对那长久初中糊口冒死回味,在茶汤的感化下,如老牛反刍,点点滴滴耐久弥新,Eventhelastdropisdelicious(即便最后一滴也是甘美滴)!
步入落拓的退休光阴,我们双十中学同班老同窗相约泡茶,十天聚一回,采纳电影《隧道战》的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一个处所”,不要按照地,争夺几年里把厦门岛表里的茶社、茶馆、茶桌子“走透透”,把八闽大地斑斓国土的好茶“喝透透”。
我把头回茶聚写成散文《海滨公园泡茶记》,发在报刊上,已在班级**群里通报并表示稿费将充公“茶聚基金”,但老同窗们感觉浏览还是一纸在手更结壮,因而拙文配海滨公园旧图,打印数份,一一分发,亦茶亦文,现场品鉴,白纸黑字老照片,皆大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