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闽南童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23、幼儿园

杂志到了泉州师范学院的阅览室,一名中年男人把上述的那段描述看了又看,隔日竟驱车百里来到厦大,四下扣问找上门。他有点不安地问:“你是《炮火・焰火》的作者吗?”我点点头,然后有点警悟地反问道:“你是何人?”他说“我从泉州来,是你小时候的同窗。”哦,想起来了,是数十年未曾见面的小学同窗黄自主!两人热乎乎地互换着别后的环境。我俄然从一本保存得很好的小学时的日记本中找出了一封他写于1965年的信,他大吃一惊!我对劲洋洋地奉告他,我因为有集邮的癖好,以是“连累”到信函。千万没想到的是他也有备而来。他从提包中摸出一张发黄的照片――4寸的大照片――1959年8月1日厦大幼儿园欢迎毕业班留影。这下是我目瞪口呆了。影象顷刻间向发黄的影象飞去……

光阴如白驹过隙。42年畴昔了,照片上的教员阿姨都早已退休了,常常见到满头银发的她们我总要迎上前去,亲热地叫一声“教员”……而照片中的孩童当然都已长大成人,多数已为人父母,多数已奇迹有成,有的还是市带领或大专家,想到他们现在西装笔挺的身影,再对比他们在这张照片上如同小猫一样的模样,我忍不住笑了。

“1958年8月23日17时30分许,南太武山至小金门的上空一片红光,千万颗越海的弹道化成海天一色的绚丽异景。厦大幼儿园的小朋友正排路队回家,一时大师立足远眺,小的还高唱儿歌:‘蒋介石在台湾两眼望好天,咕呱咕呱没有体例……’五分钟后,厦门全城才响起警报声。幼儿园的阿姨如梦初醒,赶紧赶鸭子似地把小朋友们赶向四周的防浮泛。又过了一刻钟摆布,防浮泛里的老百姓开端感到沉闷的爆炸声,那是金门大炮反击时零零散星的弹落。这就是颤动天下的‘八・二三’炮战,史称‘第二次台海危急’。”这是我颁发在《厦门文学》上的《炮火・焰火》中的一段描述。炮战时我六岁,是文中的“厦大幼儿园的小朋友”之一。

这很能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孤品,因为厦大幼儿园这幢老楼紧挨着“造反楼”,在*武斗中原有的东西被毁损得荡然无存。可贵这张劫后余生的老照片:厦大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一百余小朋友和他们的12位教员、阿姨云集在那座百年石楼前。楼院里绿木森森,阳光下小家伙挤眉弄眼。炮火中的厦门大学讲授科研仍然,厦大幼儿园也筹办送走大炮战后的第一个毕业班。当时我的父亲到龙岩插手大炼钢铁,母亲到厦大在集美的临时分校上课,把我放心肠拜托给厦大幼儿园,我常常一两个礼拜不见父母一面。

影象在发黄的照片里更加地清楚了起来:幼儿园的教员阿姨像白衣天使普通,顾问着这么多孩子的吃喝拉撒,教这么多孩子画画唱歌游戏,还要时不时地在警报响起的时候,一个不拉地把孩子们(包含那么玩皮的我)以最快的速率领进防浮泛……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