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日领馆
现在“日本领事馆”旧院的树木格外富强,楼里的住民却已搬空,旅客从内里看,绿树掩映着红砖,几分沧桑几分班驳,我们摸进满目疮痍的楼内,厚厚的灰尘中弥散潮腐的气味,脚踏朽木嘎嘎有声,多处贴有“危房”的警示,曾经作为监狱的地下室则被水泥封死,我情不自禁浮想连翩,旧事如梦影影绰绰,仿佛当年在鼓浪屿菜市场二楼的电影院坐看吵嘴电影……
1958年8月以及1967年8月,因为众所周知的汗青启事,我随父母两度从厦大校园避祸到鼓浪屿,先是借住陈诗启传授家,后借住陈克俭传授家,“两陈”的家相邻于鹿礁路24号旧“日本领事馆”的二楼,小小的我由此与这座汗青修建结下不解之缘,本人曾在散文《六合一“海鸥”》记叙了这段经历之多少旧事。
抗战胜利那年,我母亲在内迁长汀的厦大读大三,本来兴高采烈筹办迁回厦门的厦大本部读大四的,可厦大校园被临时征用为关押日军的战俘营,她和她那1942级的全数同窗不得不在长汀完成最后的学业。唯有1945级的重生最荣幸,在鼓浪屿鹿礁路昔日本领事馆及其从属的差人署地区内的“厦大重生院”报到并开端他们在厦大第一年的学业,想想他们弦歌一堂,以仆人翁的身份占有侵犯者劣迹斑斑的巢穴,该有多么扬眉吐气!
眼下不管从甚么角度而言,厦门市当局与厦大校方应尽快协商处理昔日本领事馆这座汗青老楼的修复和开放事件,一座设有地牢和差人署的领事馆或许比甚么笔墨都更能申明题目,阴云下它更象是一座扣在鼓浪屿背脊的炮楼!2015/9/2
每一代人自有每一代人的影象,此次因为“厦门挪动电视”孙编导的聘请,我再度来到了鼓浪屿,重新走进这座岌岌可危的汗青修建内,回味当年楼内糊口的点点滴滴。抗战胜利70年,也就是旧“日本领事馆”成为厦大宿舍70年,1945年8月是一个汗青的节点。
“你们猜猜看,这是甚么国度的领事馆?修建固然是英国式的,但它但是日本领事馆,修建于1897年,一百多年来从未翻修过一砖一瓦,原样保存到现在……”一拨又一拨的旅客,听着一个又一个导游的自问自答,导游的最后一句常常是“因为抗战中厦大蒙受庞大粉碎,当局把这座老屋子划归厦大。”不错,这都是史实,他们应当都是“正导”而非“野导”。鼓浪屿街道办设置的旧“日本领事馆”任务区标牌上说明法人代表乃厦大朱崇实校长。“三角猫”为此曾戏言厦大校长兼任日本驻厦总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