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汉末召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氏嫡子

张辽抱着小袁诚进了屋,看到桌子上有些歪扭稚嫩的守分二字,摇了点头,道:“小诚儿,不要跟着你父亲学,看叔父给你写两个字。”

以袁基的才气担负上党太守天然没有题目,但他倒是袁绍的亲兄长,而上党又毗邻冀州,张辽不得不顾忌一二。

那中年人恰是袁基,他年不过四十,本是身长俊朗,温文尔雅,但袁氏满门遭遇大难后,他吐血一场,自此便低沉颓废了很多,多了几分衰老和蕉萃。

韩氏和袁基看到张辽与季子的模样,不由苦笑,说来这季子对张辽比对他们还密切。不过张辽固然年青,但学问却让他们极其佩服,不说别的,单只那一段三字经,便令学问不凡的他们伉俪二人望尘莫及。

……

“大人,”八岁的小袁诚写好两个字,问道:“守分是甚么意义啊?”

一旁的郭嘉看的心中大赞,主公在与人订交上真是了不得,恐怕只要他想,不管与甚么人都能处的亲如一家吧,看小袁诚的模样,郭嘉就晓得袁基此次跑不了了。

别说郭嘉,就连一旁的袁基和韩氏也不由莞尔。

“再者,”郭嘉顿了顿,道:“主公获咎董璜与刘嚣,不免蒙受谗言,令主公难以久留河东,让袁基伪作袁氏权势,亦可利诱董卓,上党与河东毗邻,上党落于袁氏之手,河东便为前沿战线,而主公善战,董卓必定不会等闲调走主公,若其果然调走主公,换别人来河东,主公则可暗中命袁基与典韦攻打河东,令新太守留无可留,只能由主公来退敌,或直接占据河东,将河东暗中控于主公之手。”

因为张辽常过来,小袁诚和他很熟谙,搂着他的脖子嘻嘻笑道:“张叔父,还是你教的三字经好学,小诚儿学得很快呢,人之初,性本善……”

袁基看着张辽当真竭诚的神情,沉吟了下,终是苦笑道:“使君所请,但说无妨,鄙人极力便是。”(未完待续。)

他沉吟道:“毌丘毅如何?”

这时,袁基的老婆韩氏走过来,低声道:“诚儿还小,哪能听明白这些。”

宗子和次子的死,令她也衰老了很多,对季子更加垂怜。

张辽哈哈一笑:“无妨,先去看看。”

袁基对张辽恭敬行了一礼,韩氏也仓猝带着季子出来给张辽见礼。

“袁基?”张辽一愣,没想到郭嘉竟然提到此人,不由再次沉吟起来。

汗青上,袁绍和袁术在关东起兵以后,袁基与叔父袁隗连同在雒阳的袁氏满门五十多口死于董卓刀下。

张辽忙扶起袁基,又抱起小袁诚,呵呵笑道:“小诚儿,比来学了几个字?”

张辽闻言,不由悚然一惊,当即撤销了让毌丘毅到上党的设法,他可不想让董卓身边的刘艾、董璜、杨定等仇敌有机可趁,好不轻易得了块地盘,又苦心生长了这么久,眼看就是瓜熟蒂落,如果本身被调走了,那可就悲剧了。

郭嘉摸着下巴又道:“且让袁基担负河东太守,另有两大好处。一者,韩馥曾为袁氏弟子属吏,若由袁基出面向他借粮,必定更加轻易。”

小袁诚又问道:“叔父,这是甚么意义呢?”

袁基看着窗外,失神的道:“我汝南袁氏,本是出自陈郡袁氏,我们这一支又出自先祖袁安公,袁安公不畏权贵,守正不移,昌隆我这一脉,百年来四世三公,与弘农杨氏并称当世,但是先人迷于权势,已失先祖之风,更可爱的是汝两位叔父袁本初、袁公路,不顾家小,肆意妄为,所谋甚大,似烈火烹油,盛而不久,他日必招致我汝南袁氏满门尽灭矣,反不如陈郡袁氏,安贫自守,固然陵夷,却能悠长……”

“第一报酬周晖,”郭嘉道:“周晖曾任雒阳令,管理京师,若为上党太守,却也不差。”

太守府不远处的一家浅显宅院里,一其中年人正在教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学字。

小袁诚摇点头:“大人,孩儿还是不明白。”

袁基沉默半晌,道:“守分,就是汝将来长大后的字了,贫寒自守,不学巧伪,不争名利。”

“哈哈哈哈。”张辽大笑道:“孺子可教也。”

横平竖直,有棱有角,四四方方。

他们现在不比昔日,何况归根结底还是张辽救了他们一命,又一向冒险庇护和顾问着他们一家三口,是以他们一家对张辽非常感激和尊敬。

“草民见过张使君。”

反而是小袁诚当真的点了点头:“我长大了今后,也要像叔父一样,为民做主吗,造福一方。”

“主公仁义。”郭嘉呵呵一笑,又道:“另有第二人,乃汝南袁氏嫡宗子,袁基,现在难道正在主公麾下?他曾为太仆,管理一郡,还是游刃不足的。”

韩氏不由松了口气,道:“不是董卓的人,是张使君。”

张辽听得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郭嘉看到张辽衡量,天然晓得贰心中的顾忌,呵呵笑道:“主公若担忧袁基暗中结合袁绍,则大可不必,嘉前些日子曾拜访过袁基,当初袁绍、袁术在关东起兵,导致袁氏满门尽灭,袁基的宗子与次子也死于董卓之手,他与董卓有大仇,但对袁绍、袁术两个弟弟更是悔恨之极!且袁基分歧于袁绍与袁术,他脾气暖和,忠诚端方,驰名流之风,故而让他去上党,反而最为放心。”

他放下袁诚,提笔便在纸上写了别的两个字:守正。

袁基只是点头感喟,俄然门别传来拍门声,韩氏神采有些发白,下认识的就要抱着孩子到内屋遁藏,却听到门外一个明朗的声音道:“袁兄,张辽来访。”

可惜当时董卓刚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袁隗一心要保护汝南袁氏在朝堂的职位,还心存幸运,以为董卓顾及袁氏权势,既然拉拢袁绍,便不会下杀手,成果他天然是失算了,一来没想到袁绍和袁术兄弟会毫不顾及在雒阳的他们,直接起兵讨董,二来也是权令智昏,低估了董卓的狠辣。

厥后左慈与苏婳护送唐婉回颍川,只带走了白尼,将袁基留了下来。

袁基也是神采一松,疾步走出堂屋,翻开院门,却只见张辽和郭嘉两人出去。

小袁诚更加利诱了。

张辽来河东时,天然也将袁基带了过来。

张辽大笑着拍了拍胸膛:“守正嘛,就是小袁诚长大后,要像叔父我一样,这就是守正。”

张辽对劲的哈哈大笑。

听闻张辽扣问,郭嘉对此明显早有考虑,当即便道:“若为上党太守,主公麾下有两人可用。”

守正,守分,只要一字之差,看似附近,却又相反,一个出世,一个避世。

袁基劝说叔父无用后,他本身也思疑白尼的话,但为了以防万一,留了条后路,先将本身的老婆和季子偷偷送出了府,让白尼安排躲藏起来。而当大难到临,董卓命令缉捕袁氏满门时,竟是在雒阳很有门道的白尼事前得知了动静,将袁基救了出来,到小平津寻到他老婆,投奔外甥女苏婳,躲过了死劫,却不幸被左慈抓住。

只是让袁基到上党……他另有些踌躇。

他转头看向袁基,道:“袁兄,张辽此来,是有一事相请。”

郭嘉决然点头道:“毌丘毅与主公曾为同袍,而河东与上党毗邻,若他为上党太守,很能够有人会在董卓眼进步谗言,将主公调离河东。便如同当初张杨屯兵河内,而主公被调离小平津,唐叔父任颍川太守而主公被调离轩辕关普通。”

而阿谁孩童,恰是袁基当初为了以防万一,交由白尼送出官方、独一活下来的季子袁诚。

张辽点点头,汝南袁氏名震天下,天然不是全无起因,除了热中权力的袁隗、袁绍、袁术以外,另有很多正值狷介的君子名流,而袁基便是此中一个。

但张辽来了以后却窜改了,他曾在胡姬酒家警示过苏婳,说袁氏会有大难,苏婳对她母舅白尼讲了,而白尼当时托庇于袁基,便奉告了袁基,袁基一样奉告了叔父袁隗。

此时,袁基正在教诲季子写着两个字:守分。

张辽沉吟了下,摇点头:“周晖的父亲周忠现在在关中任大司农,若派他去上党,一旦被董卓得知,必定会连累了他的父亲,那我可就对不住他了。不知另有何人可任?”

袁基是袁绍和袁术的亲兄长,汝南袁氏这一代的嫡宗子,领头人,年方四十就位列九卿太仆之位,在袁绍和袁术之上。

袁基看到这两个字,也不由暴露赞成之色,张辽的书法分歧于时下隶书,别具一格,令他也是叹为观止,只是观那字意,他却只能苦笑点头。

“还是叔父写的好。”小袁诚鼓掌道。

郭嘉沉吟道:“独一可虑的就是袁基愿不肯意出任河东太守了,他现在不比昔日,悲观避世,不肯为官。”

“噗!”郭嘉刚饮了一口韩氏端来的茶,就一口喷了出来,仓猝向韩氏报歉。

“哦?”张辽眼睛一亮,忙道:“倒是何人?”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