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度韶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六章 朝会(一)

吃过大亏的武安郡王父子,目光沉沉地盯着姜韶华,却未出言。像东平王这等油滑老道的藩王,更不会去招惹这朵扎手的鲜花。

一声高呼,众臣立即肃立拱手:“臣恭迎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身后的伴读少年们,各自抬眼去看南阳郡主,表情庞大难言。

李博元内心则想,这等短长的少女,今后谁敢娶回家做媳妇。

早朝散后,众臣各自回衙门办差。

一身官服的王丞相,神采如常地下了马车。等在一旁的张尚书,咳嗽一声,凑过来拱手酬酢。

丞相大报酬何忍了这口闲气?南阳郡主就这般短长,连丞相大人都要避其锋芒?

王瑾悄悄看一眼,便垂下眼。

王丞相呵呵一笑:“郡主聪明过人,沉着果断,巾帼不让须眉。幼年陋劣这四个字,和郡主扯不上半点干系。郡主过分自谦了。”

太子公然回绝,宣称要埋头为皇上守孝。

这才是重点。

金銮殿里的龙椅还是空着,太子坐的是昔日龙椅旁的那张木椅。

众臣也没人吭声了。太子殿下都默许了,他们还反对个甚么劲?

姜韶华的声音也混在此中。最妙的是,百余个男人声音,竟没能压过她清澈动听的声音。第一个传进太子殿下耳中。

王丞相声音冷酷:“她一个小女人,就不讲端方,我们这些老臣,又能如何?”

王丞相内心也不痛快,面上却半点不露,淡淡道:“太子殿下已经首肯,我等做臣子的,也没甚么可反对的。”

安国公拱手启奏:“太子殿下请宽解,护送粮草的步队足有两千精兵。三五千乱民,也毫不敢抢粮。便是碰到乱民饿红了眼抢粮食,两千精兵也能对付。”

车夫惊诧的眸子子都快掉下来了。

“王丞相如此盛赞,我就厚颜领受了。”姜韶华扯了扯嘴角。

背后捅刀子,劈面笑眯眯。这是混迹朝堂最根基的技术和涵养。

此时,殿内已来了诸多臣子。众臣脱下素衣,换上官服,面色庄严,悄悄等待。

太子将王丞相安国公另有几位藩王都留下,商讨平州战事。姜韶华理所当然地也留下了。

按着常例,三请三辞老是要的。昨日在皇陵算一回,本日大朝会算第二回。

姜韶华没看任何人。她跟着众臣恭迎太子,然后垂手肃立聆听。

说到底,这是姜氏天下。即将坐龙椅的太子姜颂,对姜韶华这个堂妹到处照拂。做臣子的,公开里能够使绊子,明面上还能和太子对抗不成?

这笔账且先记下,今后渐渐再算。张尚书呼出一口闷气,跟着王丞相进了金銮殿。

“范大将军已经领兵出发去平州。”太子满腹忧愁,眉头微皱:“粮草辎重先行了几日。现在北方民乱几次,孤只担忧,会有乱民抢粮。”

张尚书看一眼不远处明晃晃带着南阳王府标记的马车,心中涌起怒意,抬高声音道:“这位郡主,行事太不讲端方了。”

也怪不得太子如此忧心。北方诸州郡,大多受水灾影响。最严峻的便是平州,其次是幽州定州并州。眼下平州已经落入谭胜这个“平州王”的手中,幽州定州并州也在蠢蠢欲动。

喜好度韶华请大师保藏:度韶华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王丞相略一点头,和张尚书并肩同业。

王丞相瞥一眼安国公:“安国公这般笃定,敢不敢立军令状?”

三品以上的重臣,一个接着一个张口,恭请太子殿下即位。

王丞相和张尚书一进殿,本来温馨的文武百官们立即纷繁拱手。

安国公也不是好惹的,冷冷回击:“王丞相称日倒是打了包票,成果又如何?英卫营大败,杜将军战死,皇上被气得升天。王丞相不是还好好地站在这里?”

“快去!”马车里传出的声音带了几分不快。

也可见姜韶华的狡猾之处。进了都城后,不时到处以郑太后和太子为先,将这对祖孙都哄得昏了头。现在背靠着这两棵大树,王丞相确切一时何如不得。

之前撕破脸皮非常丢脸,现在补缀补缀,脸皮可不就又返来了?

姜韶华微微一笑:“我平生第一次插手大朝会,内心冲动得很,本日早早就来了。幼年陋劣,让王丞相见笑了。”

张尚书哑然无语。

王丞相神采暖和,和世人酬酢。乃至还主动和姜韶华打了号召:“郡主本日倒是来得早。”

姜韶华就这么气定神闲地立在金銮殿,且位置极其靠前。无言又霸道地宣示着本身的存在。

“本日大朝会,可贵就要由着她一个女子进金銮殿?”半晌,张尚书又挤出一句。

还是穿戴素衣孝服的太子殿下,目中闪过一丝笑意。

郑宸表情最庞大,乃至有些难以出口的高傲。转念一想,姜韶华对本身心冷如铁,那份高傲又化为浓烈的气愤不甘。

和藩王们站在一处的南阳郡主,就如一片森严的树林中开出的一朵鲜花,格外惹人谛视。

姜颐心想这位堂姐锋芒毕露,太后一党气势大振。

车夫迅疾回过神来,低声应是,别的找了个空位,将马车停下。然后恭敬地开了车门。

姜韶华和其他藩王们一样,该张口规劝的时候张了口,其他时候便温馨鹄立,并不高调张扬。

一全部早上的大朝会,就在众臣的规劝和太子回绝中度过。

“太子殿下驾到!”

他为主子赶马车二十年,不客气不夸大地说一句,常日尽管横行。本日这般窝囊温吞,还是第一回。

百姓都快饿死了,为了一口吃的,甚么都敢。送粮草的步队,危急四伏。

谁能想到,最大的优势竟变成了姜韶华的上风。倚老卖老算甚么,恃小生骄才更难对于。

王丞相按例第一个张口:“国不成一日无君。皇上丧事已了,请太子殿下即位为新帝。”

世人看在眼里,内心再次警省。王丞相年过六旬,纵横朝堂几十年,有这等城府涵养半点不希奇。这位南阳郡主才十三岁,竟也有这等城府心计,实在短长了得。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